紫癜性肾炎患者先现下肢伸侧及臀部对称性分批皮肤紫癜,伴肾脏相关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及肾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见血尿蛋白尿等,肾功能查反映滤过功能,免疫学检补体C3一般正常,病理检肾活检为金标准见IgA沉积等,儿童为高发人群需密切监测尿常规,成年患者综合多结果判断且关注基础疾病,女性注意妊娠影响,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现肾脏表现高度提示需完善检查,既往有肾脏疾病史需鉴别复发或合并。
一、临床表现评估
紫癜性肾炎患者常先出现皮肤紫癜,多位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同时可伴有肾脏相关表现,如血尿(可为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尿中出现蛋白,可通过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水肿(可表现为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关节痛等肾外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
1.尿常规: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可见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通过尿沉渣镜检可观察红细胞形态等,若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多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准确评估蛋白尿程度,帮助判断肾脏受损情况。
2.肾功能检查: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若肾功能异常提示肾脏损伤较严重。
3.免疫学检查:血清补体C3一般正常,可与其他肾小球疾病相鉴别,如狼疮性肾炎等常伴有补体C3降低。
三、病理检查(金标准)
肾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紫癜性肾炎的关键。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区有免疫球蛋白A(IgA)沉积,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根据病理表现分为不同类型:Ⅰ型为微小病变型;Ⅱ型为系膜增生型;Ⅲ型为局灶节段增生型;Ⅳ型为弥漫增生型;Ⅴ型为膜性病变型等。不同病理类型预后及治疗方案有所差异,通过病理检查可更精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四、不同人群特点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是紫癜性肾炎的高发人群,皮肤紫癜表现可能较典型,肾脏受累时需密切监测尿常规等指标,因其病情变化较快,需及时评估肾脏损伤情况。
成年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与儿童有所不同,但同样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同时要关注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对肾脏的影响。
性别因素:紫癜性肾炎在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患者需注意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对病情的可能影响,妊娠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在妊娠期加强监测与管理。
病史相关: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的患者出现肾脏相关表现时,高度提示紫癜性肾炎可能,需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肾脏受累情况;既往有其他肾脏疾病史的患者,需鉴别是否为原有疾病复发或合并紫癜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