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慢性肾炎常先出现下肢伸侧及臀部对称分布可反复的紫癜,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脏症状,部分伴胃肠道或关节症状,儿童免疫未完善表现更隐蔽需定期监测,成年需注意生活方式,有病史者需长期随访防病情进展。
一、前驱皮肤表现
过敏性紫癜慢性肾炎常先出现皮肤紫癜,多发生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对称分布,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肤表面,可伴有瘙痒,一般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出现。此为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累及皮肤小血管的表现,儿童患者中皮肤紫癜出现较早且较为常见,与儿童皮肤血管相对脆弱及免疫反应特点相关。
二、肾脏相关症状
1.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异常增多,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系肾小球基底膜因血管炎受损,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儿童患者因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血尿表现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
2.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多,尿蛋白定量可高于正常范围,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漏出至尿液的结果,不同年龄患者蛋白尿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蛋白尿可能随病情活动而波动。
3.水肿:初期多表现为眼睑、颜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有关,儿童因组织疏松,水肿可能更易早期发现,需关注其每日体重变化及水肿部位进展情况。
4.高血压: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原因导致血压升高,儿童患者血压监测需更频繁,因血压异常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及肾脏进一步损伤,需密切关注血压波动。
三、其他伴随症状
1.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系胃肠道黏膜血管炎所致,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述不清而易被忽视,需结合病史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关节症状:少数患者有关节肿痛,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系关节部位血管炎引起,年龄较小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等,需与其他关节疾病鉴别。
四、不同人群特点影响
1.儿童患者: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率相对较高,皮肤紫癜及肾脏受累表现可能更具隐蔽性,需加强定期体检及尿液、肾功能监测,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因肾脏损伤可能影响儿童正常生长。
2.成年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控制血压等,因成年后肾脏基础功能相对稳定,但病情迁延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慢性损害。
3.有过敏性紫癜病史者:本身存在血管炎基础,更易出现肾脏累及,需长期随访,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早期发现肾脏病变并干预,防止病情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