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替代治疗包括依赖医疗机构的血液透析、可居家操作的腹膜透析及需匹配供体并术后服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并发症防治有肾性贫血用药物纠正、肾性骨病补维生素D等改善、心血管并发症控血压血脂,基础疾病管理需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肾病控血糖等并调整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生活方式,特殊人群中儿童透析要兼顾营养支持等、老年透析需监测耐受性等、女性妊娠前评估及哺乳期考虑药物影响。
一、肾脏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利用体外循环装置,通过透析器的半透膜原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通常每周进行2~3次,每次持续数小时,需依赖透析设备在医疗机构完成。
2.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天然半透膜,将透析液注入腹腔,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及多余液体,可居家操作,灵活性较高,但需注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3.肾移植:将健康供体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但需匹配合适供体,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二、并发症防治
1.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纠正贫血,同时需补充铁剂等,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
2.肾性骨病:补充维生素D、钙剂等改善钙磷代谢紊乱,防治骨痛、骨折等并发症。
3.心血管并发症:严格控制血压(常用降压药物如ACEI/ARB类)、血脂,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必要时进行心血管相关干预治疗。
三、基础疾病管理
1.原发病控制:若尿毒症由糖尿病肾病引起,需严格控制血糖;由高血压肾损害导致,需规范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一般人群<130/80mmHg)。
2.生活方式调整:采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保证热量摄入以维持机体代谢需求;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等,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尿毒症:需充分考虑生长发育需求,透析方式选择需兼顾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热量摄入以促进生长;避免使用对儿童肾功能有潜在损害的药物,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儿童生理和心理状态。
2.老年尿毒症:因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透析治疗时需密切监测机体耐受性,调整透析方案以避免低血压等并发症;注意营养状况,适当增加易消化、高营养食物摄入。
3.女性尿毒症:妊娠会显著增加肾脏负担,可能加重尿毒症病情,妊娠前需充分评估病情,妊娠中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及母体、胎儿状况,必要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体健康;哺乳期需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谨慎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