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一般分为五期,0期为潜伏期或轻微肝性脑病,无明显临床表现但精细测试等可发现异常,有基础肝病人群易出现;1期是前驱期,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2期为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等为主;3期是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可被唤醒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4期为昏迷期,患者昏迷不能被唤醒,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及对不同人群的相关影响。
0期(潜伏期或轻微肝性脑病):此期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常规的神经精神检查也无异常,但通过精细的智力测试(如数字连接试验、搭积木试验等)、心理智能测试等可发现轻微异常。在年龄方面,儿童若存在基础肝病,也可能出现轻微肝性脑病表现,只是临床表现不典型;性别差异在此期无特殊体现;生活方式上,有基础肝病的人群若不注意合理饮食、休息等,可能增加发展为更严重肝性脑病的风险;有肝病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该期表现。
1期(前驱期):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昼睡夜醒)等。年龄较小的儿童若出现肝性脑病前驱期表现,可能会有哭闹不安、行为异常等不典型表现;对于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心理承受等方面可能有不同的应对情况;生活方式上,有肝病基础的人若继续饮酒、过度劳累等,会加重病情发展;有肝病病史者需密切关注自身性格和行为变化。
2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和理解力减退,例如对时间、人物等的分辨出现错误,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等也较为常见。儿童患者此期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表现;女性患者在心理情绪方面可能更易受病情影响而出现焦虑等情绪;生活方式上,不恰当的生活习惯会进一步干扰病情;有肝病病史者要格外留意自身意识和行为的变化。
3期(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但可被唤醒,唤醒后能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年龄较小的儿童昏睡期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特别关注其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女性患者在昏睡期可能因身体状况更需家人的关怀照料;生活方式上,不良生活方式会阻碍病情恢复;有肝病病史者要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病情。
4期(昏迷期):患者昏迷,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等。儿童在昏迷期更需精细的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女性患者在昏迷期的护理要充分考虑其性别特点,给予贴心照料;生活方式方面,此时已无自主生活方式可言,主要是依赖医疗护理;有肝病病史者在昏迷期需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家属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