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尿毒症的病因包括原发性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慢性进展致滤过功能丧失,继发性的糖尿病肾病因血糖控制不佳损伤微血管、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因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肾脏损害如红斑狼疮性肾炎因免疫系统攻击肾组织,遗传性的多囊肾因囊肿压迫肾实质,还有肾毒性药物滥用、尿路梗阻、高龄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可增加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一、原发性肾脏疾病
1.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引起尿毒症的常见原发性疾病,病程呈慢性进展,肾小球长期受到炎症损伤,滤过功能逐渐丧失,随着病情迁延,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例如,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持续激活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结构破坏,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二、继发性肾脏疾病
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持续损伤肾脏微血管,引发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病变。据相关研究显示,病程较长且血糖波动大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进而进展为尿毒症的风险显著升高。
2.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使肾脏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缺血,导致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脏功能逐渐丧失。高血压病程越长、血压控制越不理想,肾脏受损风险越高。
3.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肾脏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肾脏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当病情反复发作且未得到有效控制时,易进展为尿毒症。
三、遗传性肾病
1.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肾脏出现多个囊肿,囊肿逐渐增大压迫肾实质,破坏肾单位,影响肾脏正常功能。儿童期即可存在囊肿,但可能多年无症状,随年龄增长囊肿不断增多、增大,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发展为尿毒症。
四、其他因素
1.肾毒性药物滥用:长期滥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药物在肾脏内蓄积,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进而导致肾功能受损,增加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2.尿路梗阻: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可引起尿路梗阻,使尿液排出受阻,肾脏内压力增高,导致肾积水,压迫肾实质,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长期尿路梗阻未解除,会逐渐引发肾功能不全并进展为尿毒症。
3.高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对各种损伤因素的耐受能力减弱,老年人发生肾脏疾病后更易进展至尿毒症。例如,老年人肾脏血流减少,肾脏固有细胞功能衰退,对致病因素的修复和代偿能力降低。
4.不良生活方式: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滤过负担,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影响肾脏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加肾脏损伤风险,长期积累易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进而发展为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