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素氮测定是检测血液中尿素氮含量评估肾脏功能及蛋白质代谢的生化检查,原理是尿素经血液循环到肾,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尿素氮升高,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等有差异,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辅助诊断脱水等情况,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检测前一般要求空腹等。
一、血尿素氮测定的定义
血尿素氮测定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尿素氮(BUN)的含量来评估肾脏功能及体内蛋白质代谢等情况的一项生化检查项目。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肾功能受损时,血中尿素氮水平会发生变化。
二、检测原理
人体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尿素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进入原尿,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尿素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中尿素氮不能有效排出,导致血尿素氮浓度升高。血尿素氮测定是利用特定的化学方法(如化学比色法等)定量检测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
三、正常参考值范围
不同检测方法对应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一般成人空腹血尿素氮正常范围约为3.2~7.1mmol/L,儿童正常范围相对较低,约1.8~6.5mmol/L等。需注意,该参考值会因检测仪器、试剂等不同而有所变动,具体以各实验室标准为准。
四、临床意义
1.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尿素氮可升高,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衰竭等疾病。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尿素氮会逐渐升高。
2.辅助诊断其他疾病:脱水、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也可导致血尿素氮升高。如严重脱水时,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素氮重吸收增加,从而使血尿素氮升高;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也可引起血尿素氮暂时性升高。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肾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血尿素氮正常范围可能与青壮年有所不同,检测时需结合其肾功能整体评估情况,若发现血尿素氮异常,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肾脏相关病变或其他影响因素。
孕妇: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影响尿素氮代谢,血尿素氮水平可能出现波动,一般属于正常生理范围的轻度变化,但仍需密切关注与肾功能的关联,必要时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肾脏疾病病史人群:此类人群需定期进行血尿素氮测定以监测病情变化,比如慢性肾病患者,通过动态观察血尿素氮水平能及时了解肾功能的进展或改善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等。
检测前注意事项:一般要求受检者空腹状态进行检测,不同特殊人群在检测前的准备可能有细微差异,如糖尿病患者需确保检测前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状态,以减少对血尿素氮检测结果的干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