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炎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致肾小球损伤,未有效控制会进展为尿毒症,早期有过敏性紫癜典型皮肤紫癜伴蛋白尿、血尿等,进展至尿毒症有全身多系统受累表现,诊断靠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及肾活检,治疗有透析和肾移植,儿童治疗需关注生长等,老年要综合基础病考虑,女性肾移植关注妊娠等。
一、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血管壁,激活补体,引起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持续损伤肾脏组织,逐步破坏肾功能,当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无法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废物排出等功能时,就会进展为尿毒症,其发病涉及免疫炎症反应的持续作用及肾脏组织的渐进性损伤。
二、临床表现
1.早期过敏性紫癜肾炎表现:患者有过敏性紫癜典型皮肤紫癜表现,同时出现蛋白尿、血尿,可能伴有水肿,初期水肿多从眼睑、下肢等部位开始。
2.进展至尿毒症时表现:全身多系统受累,如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心力衰竭表现;血液系统可出现贫血;神经系统有头痛、嗜睡等症状,还会有代谢性酸中毒相关表现,如呼吸深快等。
三、诊断方法
1.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尿中红细胞形态可有助于判断血尿来源。
2.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3.肾活检:通过肾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肾脏病变类型及严重程度,对判断病情进展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手段
1.肾脏替代治疗
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通过透析装置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尿毒症阶段常见的替代治疗方式。
肾移植:是根治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但需匹配合适的供体,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透析治疗时要考虑儿童血管条件等特点,护理上要注重心理安抚,因为儿童对疾病和治疗可能存在恐惧心理。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透析治疗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因透析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等,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进一步影响。
3.女性患者:若考虑肾移植,要关注妊娠相关问题,移植术后妊娠需在医生密切监测下进行,因为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因素可能对妊娠产生影响;同时女性患者在透析或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