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骨癌早期有疼痛、肿块、肢体功能障碍及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疼痛为间歇性渐转为持续性且与肿瘤部位相关,幼儿难表达疼痛需观察行为,年长儿可指出部位;部分有局部肿块,日常无外伤出现需重视;骨癌致肢体功能障碍,既往无病史的孩子出现异常要考虑;部分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生长发育中的小孩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伴消瘦及局部表现要高度警惕骨癌,及时就医。
一、疼痛
1.特点:小孩骨癌早期常出现疼痛症状,多为间歇性疼痛,随后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逐渐加重。例如,有的孩子会在夜间睡眠中因疼痛而醒来,这是因为夜间人体的痛觉相对更敏感,且肿瘤在夜间可能会有相对活跃的代谢等情况,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加剧。疼痛部位与肿瘤所在部位相关,比如肿瘤发生在下肢长骨,孩子可能会诉下肢疼痛;发生在上肢长骨则上肢疼痛。
2.年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位置,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如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出现肢体不愿活动、经常哭闹等情况,要警惕骨癌引起的疼痛可能。而年长一些的孩子能够相对清楚地指出疼痛部位。
二、肿块
1.表现:在骨癌早期,部分孩子可能会在患病骨骼部位摸到肿块。肿块的质地、边界等情况因肿瘤不同而有差异,有的肿块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例如,发生在膝关节周围的骨癌,可能在膝关节附近摸到异常的肿物。
2.生活方式关联:孩子日常活动中如果没有明显外伤却出现局部肿块,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正常情况下,孩子如果没有骨癌等病变,不会无缘无故出现骨骼周围的肿块,所以家长要留意孩子身体各部位是否有异常隆起等情况。
三、肢体功能障碍
1.具体情况:由于骨癌影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孩子可能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比如,下肢骨癌可能导致孩子行走困难,出现跛行;上肢骨癌可能影响手臂的正常活动,如拿东西无力等。
2.病史及年龄因素:对于既往没有骨骼相关疾病病史的孩子,如果出现肢体功能方面的异常变化,结合年龄因素,幼儿可能是因为疼痛而不愿活动,而年长儿童则可能因为肢体的不适导致活动受限,都需要考虑骨癌等疾病的可能。
四、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
1.全身表现:部分小孩骨癌早期可能会出现低热情况,同时伴有消瘦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的生长会消耗身体大量能量,并且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等,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全身不适的表现。不过,这些全身症状相对不是骨癌早期最典型的表现,但也是需要关注的方面。
2.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小孩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体温等的变化都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且伴有消瘦,同时有上述局部疼痛、肿块等表现时,更要高度警惕骨癌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