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孤立性血尿以单纯血尿为主要表现,尿液有镜下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增多等特征且一般无大量蛋白尿,部分伴皮肤紫癜等过敏紫癜表现,通过采集病史、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诊断,非药物干预有休息等,药物优先非药物,多数预后较好但需长期随访,儿童、女性及有基础病史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紫癜性肾炎孤立性血尿是指以单纯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紫癜性肾炎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尿液检查中红细胞增多,而无明显蛋白尿等其他显著异常。
二、临床表现
1.尿液特征:尿常规检查可见镜下血尿,红细胞形态多为肾小球源性,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异常升高,一般无大量蛋白尿。
2.伴随表现:部分患者可能有皮肤紫癜病史,多在四肢伸侧对称分布,也可能伴有关节疼痛、腹痛等过敏性紫癜的其他表现,但孤立性血尿患者此类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三、诊断要点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有无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等过敏性紫癜相关病史,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及演变过程。
2.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明确血尿情况,检测尿红细胞形态,区分肾小球源性或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多异常。
肾功能检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早期孤立性血尿患者肾功能多无明显异常。
肾活检:是明确病理类型的金标准,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紫癜性肾炎孤立性血尿患者病理多表现为轻度系膜增生等相对较轻的病理改变。
四、治疗原则
1.非药物干预
休息: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避免劳累,以减轻肾脏负担。
避免过敏原:积极寻找并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
监测病情: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动态评估病情变化。
2.药物治疗:一般优先非药物干预,对于部分病情需要控制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药物,如病情进展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但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选择药物,避免无指征用药。
五、预后情况
多数孤立性血尿的紫癜性肾炎患者预后较好,经合理干预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肾功能多能维持稳定,但需长期随访观察,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病情反复的情况,需密切监测。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特别注意休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定期随访尿常规及肾功能,关注病情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避免盲目使用不恰当药物。
2.女性患者:经期需注意观察血尿情况,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部清洁,若出现血尿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3.有基础病史者:如有既往肾脏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基础病史,需更加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血尿变化,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避免因基础病史影响紫癜性肾炎孤立性血尿的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