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尿毒症属慢性肾脏病进展至肾功能失代偿阶段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病因致肾脏结构功能破坏有非特异性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老年人等有注意事项治疗需针对基础病因治疗及采取低蛋白低盐饮食的饮食调整。
一、定义阐释
轻微尿毒症属于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至肾功能失代偿阶段,此时肾小球滤过率(GFR)处于30~60ml/(min·1.73m2)区间,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能力虽有减退,但仍能部分代偿,体内代谢产物有少量潴留,但尚未达到严重影响机体稳态的程度。
二、病理生理机制
肾脏固有细胞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病因持续受损,肾脏结构与功能逐步破坏,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肌酐等废物不能充分排出,进而引发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但程度相对较轻。
三、常见病因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发炎症反应,逐步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
2.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损伤肾小球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影响肾脏滤过功能。
3.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持续高血压使肾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肾实质缺血,逐渐破坏肾脏结构与功能。
四、临床表现特点
1.非特异性症状:可能出现轻度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易被忽视,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多而症状更隐匿。
2.实验室检查异常:血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伴有轻度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血钙轻度异常等,糖尿病患者需关注血糖控制情况,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波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因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肾功能减退时易被原有疾病掩盖症状,应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肾脏功能变化。
2.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高血糖会加重肾脏损伤,需遵循糖尿病饮食与降糖方案,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加重肾脏负担。
3.高血压患者:平稳控制血压,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避免血压骤升骤降进一步损伤肾小动脉,加重肾脏病变。
4.儿童:虽轻微尿毒症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若由先天性肾发育异常等病因引起,需格外关注生长发育情况,治疗时优先选择对儿童肾功能影响小的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
六、治疗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
1.针对基础病因治疗:如控制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活动、严格管理糖尿病血糖、平稳控制高血压等,从源头上延缓肾功能进展。
2.饮食调整:采取低蛋白、低盐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可减轻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负担,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及水钠潴留,根据个体情况合理规划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