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骨炎是发生于肋骨相关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涉及胸肋关节或肋骨炎症反应,病因含外伤、慢性劳损、感染、免疫因素,临床表现有疼痛及局部体征,检查有影像学的X线和CT,不同人群具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多因胸部外伤需谨慎处理,成年人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对症,女性特殊时期用药需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肋间骨炎是指发生于肋骨相关部位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涉及胸肋关节(肋骨与胸骨连接的部位)或肋骨本身的炎症反应。
二、病因
(一)外伤因素
胸部遭受直接撞击、摔倒时胸部着地等外伤,可能导致胸肋关节或肋骨局部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例如,运动中胸部受到外力碰撞,就有诱发肋间骨炎的风险。
(二)慢性劳损因素
长期伏案工作、频繁剧烈运动(如过度的扩胸运动等)、不良姿势(如长期含胸)等,可使胸肋关节或肋骨长期处于受力不均衡状态,反复的微小损伤积累,进而引发慢性炎症。
(三)感染因素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通过血液传播等途径波及胸肋关节或肋骨部位,如细菌、病毒等感染累及相关组织,可引起炎症。
(四)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胸肋关节或肋骨的免疫平衡,导致炎症发生,比如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攻击肋骨相关组织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
(一)疼痛表现
病变部位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活动、深呼吸、咳嗽时,由于胸廓运动牵拉病变部位,疼痛可能会加重。
(二)局部体征
病变局部可能有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局部组织肿胀等情况,但肿胀程度一般相对较轻。
四、检查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初步观察肋骨及胸肋关节的骨质情况,看是否有骨质增生、骨质破坏等异常,但对于早期较轻的炎症可能显示不敏感。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肋骨及胸肋关节的细微结构,有助于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骨质病变、关节炎症等情况,为诊断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若发生肋间骨炎,多与胸部外伤相关,需特别注意避免再次受到胸部外伤,家长应加强对儿童活动的看护。由于儿童骨骼等组织处于发育阶段,在诊断和处理时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的安全干预措施。
(二)成年人
成年人可能因慢性劳损、感染等因素发病,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纠正不良姿势、避免过度劳累等。若疼痛明显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对症处理,但要遵循循证医学中优先非药物干预的原则。
(三)女性
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身体机能有所变化,可能影响肋间骨炎的发生及恢复。孕期女性发生肋间骨炎时,用药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干预方式;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权衡对乳汁及婴儿的影响,多采用非药物的安全干预手段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