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替代治疗包括借助机器的血液透析、利用腹膜的腹膜透析及肾移植;基础治疗有饮食上限蛋白(以优质为主、控磷钾)并保热量供应,还有血压血糖控制;并发症管理涉及肾性贫血用促红素等改善、钙磷代谢紊乱用活性维D等纠正、心血管并发症需控压血脂等;特殊人群中儿童替代治疗需谨慎评估、饮食兼顾生长发育,老年替代治疗要综合考量、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多器官协调。
一、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借助机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与多余水分,通常每周开展2-3次,每次时长4-5小时,凭借肾脏替代治疗维系生命,可有效清除毒素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需定期对血管通路状况进行评估。
2.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腹腔内透析液的交换来清除毒素与水分,可在家中进行,自由度相对较高,但需留意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需严格依照操作规范以保障透析效果。
3.肾移植:将健康供体肾脏移植至患者体内,是根治尿毒症的有效方式,但需匹配适宜的供体,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且存在移植肾失功等风险。
二、基础治疗
1.饮食管理: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例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减少非优质蛋白(如植物蛋白)的摄取,把控磷的摄入(规避高磷食物,像动物内脏、坚果等),限制钾的摄入(如香蕉、橙子等含钾量高的水果),保证充足热量供应,可通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提供,维持患者营养状态。
2.血压血糖控制:积极把控高血压,选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类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一般<130/80mmHg);由糖尿病肾病引发的尿毒症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采用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标,延缓肾功能恶化。
三、并发症管理
1.肾性贫血: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同时补充铁剂等,维持血红蛋白处于合适水平,改善患者贫血症状与生活质量。
2.钙磷代谢紊乱:补充活性维生素D纠正钙磷代谢失衡,使用磷结合剂减少肠道磷吸收,预防肾性骨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3.心血管并发症:尿毒症患者易出现心血管疾病,需留意控制血压、血脂,监测心脏功能,必要时开展相应的心内科治疗,如改善心肌供血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尿毒症: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替代治疗选择上需更谨慎评估,饮食管理要兼顾生长发育需求,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的同时严格控制蛋白质、磷等摄入,免疫抑制剂使用需考虑儿童特殊的代谢和免疫特点,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2.老年尿毒症: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替代治疗选择需综合考量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基础治疗中需留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饮食管理需根据老年人消化功能适度调整,并发症管理要更关注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协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