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可发现的异常肿块或硬结、随病情发展出现的疼痛、口腔黏膜颜色改变、牙齿松动或脱落、肿瘤侵犯相关组织导致的张口困难以及容易发生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同人群在这些症状上有不同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肿块或硬结:在口腔内可发现异常的肿块或硬结,可发生于牙龈、颊黏膜、舌体等部位。肿块可能会逐渐增大,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以舌体为例,舌癌患者常可在舌部摸到肿块,早期可能不易察觉,随着病情进展,肿块会逐渐增大,影响舌头的运动功能。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口腔组织,增加了口腔癌性肿块出现的风险;年轻人群如果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是口腔癌的表现。
疼痛:早期口腔癌可能无明显疼痛,但随着病情发展,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会引起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可为隐痛、刺痛或钝痛等。比如,当口腔癌侵犯到牙槽骨时,会引起牙齿的疼痛或松动;对于儿童口腔癌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表现为口腔内的不适、哭闹等情况,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口腔的异常表现。
口腔黏膜颜色改变:正常口腔黏膜呈粉红色,而口腔癌患者的黏膜可能出现白斑、红斑等改变。白斑是一种白色的斑块,不能被擦去,可能与上皮过度角化有关;红斑则是红色的斑块,边界清楚,质地柔软,其癌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长期佩戴不合适的义齿、口腔卫生状况差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口腔黏膜颜色的异常改变,增加口腔癌的发生风险。
牙齿松动或脱落:肿瘤侵犯牙槽骨或牙周组织时,可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这种情况在牙龈癌患者中较为常见,牙龈癌会破坏牙龈和牙槽骨的结构,影响牙齿的稳固性。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牙槽骨吸收等情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齿松动,更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而年轻人如果突然出现牙齿松动,也不能忽视口腔癌的排查。
张口困难:当肿瘤侵犯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时,会导致张口困难。患者会发现自己张口受限,难以正常进食和说话。这是口腔癌较为严重的症状之一,可能提示肿瘤已经侵犯到了较深的组织。对于有长期咀嚼槟榔习惯的人群,槟榔中的槟榔碱等成分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口腔癌的发生几率,进而可能出现张口困难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张口困难带来的生活影响程度不同,老年人可能在进食方面受到较大限制,需要家人的协助。
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出现无痛性的肿块,质地较硬,可逐渐增大。例如,舌癌、牙龈癌等常首先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对于有口腔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口腔卫生差等,一旦发现颈部有无痛性肿大淋巴结,应高度警惕口腔癌转移的可能。不同年龄的人群,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颈部淋巴结相对较敏感,发现肿大时更需及时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