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癌是涵盖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等发生于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鼻咽癌发生于鼻腔后方的鼻咽部,口咽癌发生于口腔后面至会厌上缘区域的口咽部,喉癌发生于会厌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区域的喉咽部,发病相关因素有不良生活方式、病毒感染、职业暴露、空气污染、遗传因素,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咽癌有涕中带血等,口咽癌有咽部异物感等,喉癌有声音嘶哑等,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活检,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根据分期分型及身体状况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老年患者需评估身体耐受性,儿童咽喉癌罕见要兼顾生长发育特点选损伤小的治疗方式。
一、定义
咽喉癌是发生于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涵盖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等不同解剖部位的肿瘤。
二、解剖部位分类及特点
鼻咽癌:发生于鼻咽部,鼻咽部位于鼻腔后方,是鼻腔与咽腔的连接部位。
口咽癌:发生于口咽部,口咽部范围为口腔后面至会厌上缘区域。
喉癌:发生于喉咽部,喉咽部是会厌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的区域。
三、发病相关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是重要诱因,烟草燃烧产生的多种致癌物质及酒精的刺激会增加咽喉黏膜的致癌风险。
病毒感染:例如EB病毒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口咽癌发病存在关联。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皮革粉尘等职业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会提升咽喉癌发病几率。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咽喉黏膜,增加癌变风险。
遗传因素:部分咽喉癌患者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易感性,但具体遗传机制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四、主要症状表现
鼻咽癌:常见症状有涕中带血(晨起时明显)、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无痛性肿块等。
口咽癌:多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疼痛、吞咽困难、颈部肿块等。
喉癌: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且呈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咳嗽、痰中带血等。
五、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初步了解咽喉部位的外观及有无异常肿物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包括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可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内镜检查:如鼻咽镜、喉镜等,能直接观察咽喉部病变情况,并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咽喉癌的金标准,通过对获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明确肿瘤的性质。
六、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根据肿瘤的分期(早、中、晚)、分型(鳞状细胞癌等不同病理类型)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例如早期咽喉癌可考虑手术切除,中晚期常需联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特殊人群考量:对于老年患者,需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性,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儿童咽喉癌极为罕见,若出现相关可疑症状,应高度重视,尽早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且治疗时需兼顾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优先考虑对身体损伤较小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