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需综合患者情况调整方案、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需注意无菌等及肾脏移植有供体和免疫排斥风险,基础疾病管理涉及原发病如糖尿病肾病控血糖、高血压肾病控血压,饮食管理限蛋白磷钾等且不同患者有差异,长期监测随访需定期检肾功能等指标并依不同患者关注相应情况。
一、肾脏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借助透析机,利用半透膜原理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与多余水分,一般每周开展2-3次,每次时长约4-5小时。其原理是血液流经透析器时,通过弥散、对流等方式将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毒素以及过多水分转移至透析液中,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对于儿童患者,需综合考量其身体发育状况来调整透析方案;老年患者则要兼顾心脑血管等合并情况,谨慎调整透析频率与参数。
2.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腹腔内透析液的交换来清除毒素和水分,可在家中自行操作,每日需进行多次透析液交换。腹膜透析能相对更平缓地清除毒素和水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适合部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但儿童患者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腹腔感染;老年患者要关注腹膜功能衰退情况,适时调整透析方案。
3.肾脏移植:将健康供体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最接近正常肾功能的治疗方法,但需有合适供体且存在免疫排斥风险。移植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排斥反应。儿童患者进行肾脏移植时要充分考虑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及长期免疫抑制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女性患者妊娠时需评估免疫抑制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谨慎决策。
二、基础疾病管理
1.原发病控制:针对导致尿毒症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可通过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遵循相关治疗规范)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延缓肾脏病变进展;高血压肾病患者需有效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平稳降压,使血压达标,减少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
2.饮食管理: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如适量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限制磷摄入,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可通过使用磷结合剂(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来控制血磷水平;限制钾摄入,对于高钾血症患者需避免食用香蕉、橘子等高钾食物;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可选择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等提供能量,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饮食具体要求略有差异,儿童患者需保证充足营养以支持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注意饮食易消化且营养均衡。
三、长期监测与随访
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电解质(如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等)、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儿童患者要监测生长发育指标,评估肾脏替代治疗对其生长的影响;老年患者要关注心脑血管等合并症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通过长期规律的随访,能更好地管理尿毒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