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病情评估通过耳内镜等明确中耳炎类型及手术适应证,儿童注意解剖特点,成人考虑基础疾病,还要完善实验室检查、获知情同意、清洁外耳道;麻醉方式分全身麻醉适用于儿童或不能配合成人,局部麻醉适用于病情轻能配合成人;常见手术中鼓膜切开术是仰卧位耳内镜下切口引流,儿童操作轻柔,乳突根治术是合适体位耳后切口去除病变组织,成人保面神经,儿童精细操作,鼓室成形术是先清除病变再修复鼓膜和听骨链,儿童术后观察修复情况。
一、术前准备
1.病情评估:通过耳内镜检查观察鼓膜形态、中耳积液情况,结合听力测试、颞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中耳病变范围、程度及周围结构情况,全面评估患者中耳炎类型(如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及手术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其外耳道及中耳的解剖特点,谨慎评估手术风险;成人则需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
2.患者准备: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等,获得知情同意。术前需清洁外耳道,预防术中污染。
二、麻醉方式选择
1.全身麻醉:适用于儿童患者或不能配合局部麻醉的成人患者,通过静脉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安静、无痛,便于手术操作。
2.局部麻醉:对于病情较轻、能够配合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的成人患者,可采用局部麻醉,如鼓膜切开术等,通过在外耳道局部使用麻醉药物阻滞神经传导,使手术区域痛觉消失。
三、常见中耳炎手术操作过程
1.鼓膜切开术:
患者取仰卧位,耳内镜辅助下明确鼓膜病变位置。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做微小切口,通过切口引流中耳内的积液或脓液。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同时放置鼓膜切开插管,以保持中耳通气引流,防止积液复发。操作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儿童患者因外耳道较窄、鼓膜相对脆弱,操作时需更加轻柔,准确把握切口位置和深度。
2.乳突根治术:
患者取合适体位,耳后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乳突骨质。用骨凿或电钻去除病变的乳突气房、病变的鼓室黏膜及听小骨周围的病变组织,彻底清除中耳乳突内的炎性病灶、胆脂瘤等病变。对于病变累及内耳等重要结构的情况,需特别谨慎操作,避免损伤内耳导致听力严重下降等并发症。成人患者手术中需注意保护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儿童患者由于乳突发育尚未完全,解剖结构相对不清晰,更需精细操作,降低手术风险。
3.鼓室成形术:
先进行病变清除,同乳突根治术步骤清除中耳病变组织。然后修复鼓膜及听骨链,取合适的自体组织(如颞肌筋膜等)或人工听骨材料,修复穿孔的鼓膜并重建听骨链,恢复中耳的传音功能。手术过程中要确保移植组织或人工听骨的位置准确、固定良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不同年龄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不同,儿童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组织修复情况,给予适当的护理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