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脏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持续进展可致肾小球结构功能受损最终进展至尿毒症,继发性肾脏疾病里糖尿病肾病因长期血糖不佳致肾脏微血管病变蛋白尿渐多肾功能减退可致尿毒症,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因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肾功能逐步丧失可致尿毒症,遗传性肾病多囊肾因基因缺陷致囊肿压迫肾单位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可致尿毒症,尿路梗阻中尿路结石致尿路梗阻肾盂内压增高肾实质受压萎缩可致尿毒症,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致双肾积水伤肾可致尿毒症,且不同人群需针对相应情况采取控血糖、控血压、加强肾脏监测、尽早干预解除梗阻等措施来避免发展为尿毒症。
一、原发性肾脏疾病
1.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诱因,疾病持续进展过程中,肾小球结构与功能逐渐受损,病理上表现为肾小球炎症、硬化等改变,随着病情迁延,肾小球滤过功能不断下降,最终可进展至尿毒症。例如,临床研究显示,约半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在数年至数十年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阶段)。
二、继发性肾脏疾病
1.糖尿病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扩张等,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逐渐增多,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糖尿病是导致尿毒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因糖尿病肾病所致。
2.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使肾脏小动脉发生硬化,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缺血性硬化及肾小管萎缩。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会持续损伤肾脏血管与实质,随着时间推移,肾脏功能逐步丧失,引发尿毒症。高血压患者中,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发生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三、遗传性肾病
1.多囊肾: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缺陷导致肾脏出现多个囊肿,囊肿逐渐增大压迫肾单位,破坏肾脏正常结构与功能。随着囊肿不断增多、增大,肾脏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有多囊肾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定期监测肾脏情况,因为该病具有较高的遗传概率且可逐渐进展至尿毒症。
四、尿路梗阻
1.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堵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增高,影响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长期尿路梗阻会造成肾脏积水,肾实质受压萎缩,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引发尿毒症。例如,尿路结石反复梗阻不解除,就可能逐步发展为尿毒症。
2.前列腺增生:中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增生可导致尿道梗阻,尿液排出不畅,进而引起双肾积水,损伤肾脏功能。长期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尿路梗阻会使肾脏功能逐步恶化,增加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不同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肾病风险;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延缓肾小动脉硬化进程;有遗传性肾病家族史者需加强肾脏监测;儿童若存在先天性尿路畸形导致梗阻,需尽早干预解除梗阻以保护肾功能,避免发展为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