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有不同类型,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暴露部位,初始为小半透明结节等;鳞状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及有皮肤慢性损伤者,初始是红斑丘疹样皮损等;黑色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初始常是原有痣的大小等改变。不同症状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因皮肤老化等更易患前两者,长期紫外线暴露等人群易患皮肤癌,有相关病史人群患皮肤癌风险高。
一、皮肤癌常见的初始症状
(一)基底细胞癌的初始症状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长期暴露于阳光下的人群。初始症状多为皮肤上出现小的、半透明的结节,表面可有溃疡,边缘隆起,类似珍珠样,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例如,在面部、颈部等阳光暴露部位,可能发现这样的皮损,其生长相对缓慢,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逐渐扩大,侵犯周围组织。
(二)鳞状细胞癌的初始症状
鳞状细胞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老年人及有皮肤慢性损伤的人群。初始症状常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可有鳞屑,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形成溃疡,边缘隆起,基底凹凸不平,质地较硬。该病症好发于头皮、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有些患者可能有慢性溃疡、烧伤瘢痕等病史,在此基础上出现上述异常表现需警惕鳞状细胞癌。
(三)黑色素瘤的初始症状
黑色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过在儿童中相对少见。其初始症状通常是原有痣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发生改变,比如痣的面积突然增大、边界变得不规则、颜色出现不均匀(如从单一颜色变为多种颜色,像黑色、棕色、红色、白色等混杂)、表面出现破溃、出血等情况。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及非暴露部位的痣,对于有家族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更需密切关注自身痣的变化情况。
二、不同症状的相关因素及人群差异
(一)年龄因素
儿童皮肤癌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黑色素瘤,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可能与成人不同,更需重视早期表现的监测。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更容易患上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且因为长期受阳光照射等因素影响,皮肤出现异常病变的概率更高。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皮肤癌的好发部位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男性相对更易在头皮、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癌,而女性在一些非暴露部位的痣发生变化时也需警惕,但总体而言,不同性别在皮肤癌初始症状的表现上并没有绝对的特异性差异,主要还是与皮肤的暴露情况、既往皮肤损伤等因素相关。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紫外线暴露是皮肤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从事户外工作、喜欢日光浴等人群,皮肤受到紫外线损伤的概率增加,更容易出现皮肤癌的初始症状。此外,有皮肤慢性炎症、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的人群,也可能更早出现皮肤癌的异常表现。
(四)病史因素
有皮肤慢性溃疡、烧伤瘢痕、长期日光性角化病等病史的人群,其发生皮肤癌的风险明显升高,在这些病史基础上出现的皮肤新生物或原有病变的异常改变,都应高度怀疑皮肤癌的可能,需及时就医进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