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断裂急性期需立即制动并在伤后24至48小时内冷敷以减轻肿胀疼痛,新鲜肌腱断裂一般建议1至3周内手术修复,依部位程度选合适术式,康复分早期被动活动、中期逐步增主动力量训练、后期强化力量及模拟日常活动,儿童优先保守或微创且康复重趣味性,老年人术前评估全身状况并个性化康复,女性需考虑生理周期和心理,男性循序渐进增力量训练并均衡营养。
一、急性期处理
1.制动与冷敷:肌腱断裂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使用夹板、支具等进行制动,避免断裂肌腱进一步损伤。同时在受伤初期(通常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冷敷时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新鲜肌腱断裂一般建议在受伤后1~3周内进行手术修复,此阶段组织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利于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但具体时机需结合患者损伤程度、全身状况等综合判断。
2.手术方式:根据肌腱断裂的部位、程度等选择合适术式,常见有直接缝合断裂肌腱,若肌腱缺损较多则可能采用肌腱移植等方法,手术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修复效果。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术后1~6周):术后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由康复治疗师帮助进行关节的屈伸等活动,活动范围逐渐增加,防止肌腱粘连及关节僵硬,此阶段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修复肌腱再次断裂,康复训练需轻柔且循序渐进。
2.中期康复(术后6周~3个月):逐步增加主动活动力度,开始进行轻度的力量训练,可借助弹力带等辅助工具进行肌腱相关肌肉的收缩训练,同时继续维持关节活动度,此阶段需依据肌腱恢复情况调整训练强度,确保在肌腱有一定修复基础上逐步恢复功能。
3.后期康复(术后3个月以上):进一步强化力量训练,恢复肢体的正常运动功能和力量,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如手部肌腱断裂后进行抓握、持物等训练,此阶段需长期坚持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功能恢复效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肌腱断裂需谨慎处理,优先考虑保守治疗或微创修复方法,因为儿童骨骼、肌腱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操作需格外精细,避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康复训练时要根据儿童的耐受程度调整强度,注重趣味性以提高儿童配合度。
2.老年人:老年人肌腱断裂常合并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及手术风险,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避免加重基础疾病,训练强度应适中,可结合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同时需密切监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对恢复的影响。
3.女性:女性肌腱断裂康复中需考虑生理周期对恢复的可能影响,在月经前期等身体相对敏感阶段,康复训练强度可适当调整,避免因激素变化导致恢复进程受较大影响,同时关注女性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康复以促进功能恢复。
4.男性:男性肌腱断裂后在力量训练恢复阶段可适当增加力量训练的强度,但仍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度训练造成新的损伤,可根据自身肌肉恢复情况逐步提升训练负荷,同时注意均衡营养以支持肌腱修复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