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替代治疗包括依赖透析设备定期进行的血液透析、可居家操作对残余肾功能保护较好但需防腹膜炎的腹膜透析及需匹配供体术后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并发症管理涵盖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需纠正的肾性贫血、与钙磷代谢等相关的肾性骨病及易患的心血管并发症,生活方式调整需严格控制蛋白质等摄入、选合适降压药控制血压并适度运动,特殊人群如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老年需兼顾其他器官功能调整方案、女性妊娠需谨慎及关注心理支持。
一、肾脏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通过体外循环装置,利用透析器的半透膜原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通常每周进行2-3次,每次约4-5小时,能有效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但需依赖透析设备及定期前往透析中心。
2.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天然半透膜,将透析液注入腹腔,通过腹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和渗透梯度进行物质交换,清除毒素与水分,可居家操作,每日需按规定时间更换透析液,对残余肾功能保护相对较好,但需注意腹膜炎等并发症风险。
3.肾移植:将健康供体肾脏移植至患者体内,是最接近生理状态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但需匹配合适供体,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
二、并发症管理
1.肾性贫血: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需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等纠正贫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2.肾性骨病: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等相关,需调节钙磷代谢,补充维生素D,维持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在正常范围。
3.心血管并发症:尿毒症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需严格控制血压,首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ACEI/ARB类药物,同时管理血脂,改善心功能,必要时进行心血管相关治疗。
三、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控制: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低蛋白为主,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控制磷、钾摄入,避免高磷高钾食物(如坚果、部分水果等),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防止水肿加重。
2.血压控制:选择合适降压药物,如ACEI/ARB类,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一般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保护肾脏功能。
3.适度运动:在病情允许下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等,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劳累,防止加重肾脏负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尿毒症:需关注生长发育,保证充足营养支持,选择适合儿童的透析方式,如儿童腹膜透析或儿童专用血液透析设备,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
2.老年尿毒症:因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调整治疗方案时需兼顾心、脑、肝等其他器官功能,透析方案可根据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情况适当调整,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3.女性尿毒症:妊娠风险较高,需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谨慎处理,妊娠前需优化透析方案,妊娠中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可能需调整透析频率及药物使用,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4.心理支持:尿毒症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需给予充分陪伴与鼓励,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干预,维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