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可由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环境因素有干燥环境使咽喉黏膜干燥及空气污染刺激咽喉黏膜;其他因素包含用嗓过度致咽喉肌肉疲劳黏膜受损、过敏反应致咽喉黏膜受累、胃食管反流刺激咽喉黏膜,儿童、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易受影响。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病毒:多种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如鼻病毒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易侵袭上呼吸道,包括咽喉部位,引发喉咙痛。研究表明,在感冒初期,咽喉部的黏膜会受到病毒的刺激,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喉咙疼痛,通常还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因病毒感染出现毫无征兆的喉咙痛,且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也常导致喉咙痛,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后除了喉咙痛,还会有高热、头痛、乏力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和老年人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2.细菌感染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发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疾病的常见细菌,可毫无征兆地导致喉咙痛,患者咽喉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症状,儿童在学校等集体场所易相互传播感染该细菌而出现喉咙痛。
二、环境因素
1.干燥环境
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冬季暖气房内、空调房间等,空气湿度较低,会使咽喉部的黏膜水分丢失,导致黏膜干燥,刺激咽喉部神经,引起喉咙痛。特别是一些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或生活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毫无征兆的喉咙痛,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自身的水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易受干燥环境影响。
2.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粉尘等污染物被人体吸入后,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喉咙痛。长期处于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或者经常接触工业废气等污染环境的人群,发生毫无征兆喉咙痛的几率相对较高,儿童的呼吸道黏膜更娇嫩,受空气污染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三、其他因素
1.用嗓过度
短时间内过度用嗓,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会使咽喉部的肌肉疲劳,黏膜受损,从而出现喉咙痛。例如一些职业用嗓人群,像教师、歌手等,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可能因之前的用嗓过度而出现喉咙痛,儿童如果长时间哭闹也可能导致用嗓过度引起喉咙痛。
2.过敏反应
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咽喉部的黏膜也可能受累,出现喉咙痛,常伴有瘙痒、咳嗽等症状,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在毫无征兆时因接触过敏原而出现喉咙痛,儿童如果是过敏体质,接触到常见过敏原后也可能突然出现喉咙痛。
3.胃食管反流
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引起喉咙痛,尤其是在平卧等特定体位时更容易发生,一些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可能在毫无征兆时出现喉咙痛,肥胖人群由于腹部压力较高,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从而增加喉咙痛的发生风险,老年人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也可能因胃食管反流出现喉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