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是肾脏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因急性肾盂肾炎未获有效控制且尿路存解剖或功能异常致反复感染女性因生理特性更易发病情志有泌尿系统症状、全身表现及儿童特点诊断通过尿液、影像学、肾功能检查,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尿路异常、维护肾功能,预防要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及时治急性、定期体检,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用抗生素并监测,孕妇要选影响小药物防复发,老年人需监测肾功能等及注意用药。
一、定义与病因
慢性肾盂肾炎是肾脏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因急性肾盂肾炎未获有效控制,致病菌持续存在,且尿路存在解剖或功能异常(如尿路结石、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致使肾脏反复感染、炎症迁延不愈。女性因尿道短等生理特性更易发病,性生活、妊娠等因素可增加发病几率。
二、临床表现
1.泌尿系统症状: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相较急性肾盂肾炎症状较隐匿,程度较轻;部分患者可有腰部隐痛或胀痛。
2.全身表现: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病情迁延者可逐步出现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如高血压、贫血、水肿,严重时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3.儿童特点:儿童慢性肾盂肾炎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需关注反复发热、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部分患儿可因肾瘢痕形成影响肾功能。
三、诊断方法
1.尿液检查: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细菌、亚硝酸盐阳性,尿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及药敏情况。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肾脏大小不等、肾盂肾盏变形;CT或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见肾脏瘢痕、肾盂肾盏扩张或狭窄等慢性改变,有助于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肾功能检查:包括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等,评估肾功能损害状况。
四、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依据尿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疗程需充足,一般为2~4周,必要时延长疗程,以彻底清除致病菌,预防复发。
2.纠正尿路异常:针对存在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等解剖或功能异常者,需积极处理,如通过手术解除梗阻、治疗结石等,消除感染复发诱因。
3.肾功能维护:对于已出现肾功能损害者,需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延缓肾功能进展。
五、预防措施
1.多饮水:每日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多排尿,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滋生。
2.保持会阴部清洁:尤其女性,性生活前后需清洗外阴,勤换内裤。
3.及时治疗急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需足疗程规范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4.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如存在尿路异常者)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问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肾盂肾炎需谨慎使用抗生素,优先选用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避免滥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察觉肾瘢痕等并发症。
2.孕妇:孕期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孕妇患肾盂肾炎时需积极治疗,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同时留意监测胎儿状况,预防肾盂肾炎复发引发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3.老年人: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慢性肾盂肾炎易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需定期监测肾功能、血压等,用药时需关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