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男性多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膀胱输尿管反流(婴幼儿发生率高,部分可自行缓解,部分持续存在引发肾积水);后天性因素有尿路结石(堵塞尿路,男性发生率相对高,与多种因素有关)、泌尿系统肿瘤(阻塞尿路,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增长风险升高)、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多见,压迫尿道致排尿困难引发肾积水)、尿路感染(长期反复可致输尿管狭窄引发肾积水,女性易患)、腹部术后粘连(腹部术后粘连压迫输尿管引发肾积水,不同手术概率不同)
一、先天性因素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小儿肾积水最常见的先天性原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肌层发育异常,导致管腔狭窄,尿液从肾盂排入输尿管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这种情况在男性患儿中相对多见,可能与胚胎时期输尿管芽发育异常有关。
2.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可引起肾积水。由于先天性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活瓣作用异常,导致尿液反流,使肾盂内压力升高,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水功能。婴幼儿时期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的自行缓解可能,但也有部分患儿会持续存在并引发肾积水。
二、后天性因素
1.尿路结石:肾脏或输尿管内的结石会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例如肾结石可位于肾盂或肾盏内,输尿管结石常停留在狭窄部位,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等。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不同成分的结石(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有所差异,男性发生尿路结石的概率相对高于女性,且与饮食习惯、饮水情况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2.泌尿系统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肿瘤可阻塞尿路。例如肾盂癌可生长在肾盂内,逐渐增大后堵塞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肿瘤可导致输尿管腔狭窄;膀胱肿瘤如果生长在膀胱出口处,也会引起尿液排出不畅,从而引发肾积水。肿瘤的发生与年龄、遗传、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
3.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进而引起膀胱出口梗阻,尿液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造成肾积水。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年龄和雄激素有关,随着男性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的体积并不完全成正比,而是与增生的部位等因素相关。
4.尿路感染:长期反复的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输尿管狭窄等病变,从而引起肾积水。例如慢性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盂和肾盏的瘢痕形成,导致尿路梗阻,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女性由于尿道短等解剖特点,相对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若尿路感染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增加肾积水的发生风险。
5.腹部术后粘连:腹部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盆腔手术等)后,可能会发生腹腔内粘连,粘连组织可能会压迫输尿管,导致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不同的腹部手术,发生粘连导致肾积水的概率有所不同,术后的恢复情况等因素也会影响粘连的发生及对尿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