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早期有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表现。水肿多在眼睑、颜面晨起明显,活动后下肢可加重,儿童易被发现,久坐久站及高盐饮食者更明显;蛋白尿表现为尿液泡沫多且久不消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有肾脏病史者提示病情复发或进展;血尿分肉眼和镜下,长期剧烈运动者易混淆,长期大量饮酒者需考虑与肾损有关;部分患者有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等,中老年及有家族高血压病史者控制更难。
一、水肿
1.表现形式:慢性肾炎早期水肿多发生在眼睑、颜面等部位,晨起时较为明显,活动后下肢水肿可能会出现或加重。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代谢的调节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尤其是组织疏松的部位更容易积聚水分。例如,一些患者早晨起床后发现眼皮浮肿,洗脸后稍事活动后,下肢踝部也会有轻度肿胀感。
2.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对于儿童患者,水肿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因为儿童的自我表达相对有限,而水肿外观上更易察觉;对于长期久坐或久站的成年人,由于下肢血液回流相对不畅,水肿可能会更明显。如果患者本身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从而使水肿情况更严重。
二、蛋白尿
1.表现形式:患者的尿液中可能会出现泡沫增多的现象,且这些泡沫较久不易消散。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所致。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能阻挡蛋白质通过,当发生病变时,通透性增加,蛋白质就会进入尿液。比如,患者将尿液排入马桶后,可见尿液表面有一层细小的泡沫,长时间不消失。
2.与年龄、病史等的关系:儿童患者若患有慢性肾炎,蛋白尿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的丢失会导致营养物质流失;对于有既往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蛋白尿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有复发或进展的可能。
三、血尿
1.表现形式: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镜下血尿则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血尿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通过裂隙进入尿液。例如,有的患者尿液看起来像浓茶色,这就是肉眼血尿;而有的患者自己并无明显感觉,是在体检做尿常规检查时发现镜下有红细胞。
2.与性别、生活方式等的关系:一般来说,性别对血尿本身的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的患者在面对血尿时的心理反应可能不同。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剧烈运动的人可能会因运动性血尿与慢性肾炎早期的血尿混淆,需要注意区分。如果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出现血尿,要考虑是否与肾脏损伤有关,因为酒精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增加肾炎发生的风险。
四、高血压
1.表现形式:部分慢性肾炎早期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可能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但也有一些患者血压轻度升高时并无明显不适。肾脏病变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比如,有些患者平时没有测量血压的习惯,在因其他不适就医时才发现血压偏高。
2.与年龄、病史等的关系:中老年患者本身有发生高血压的较高风险,若患有慢性肾炎,血压更容易波动且控制相对较难;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患慢性肾炎时,血压升高的情况可能会更严重,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