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恶寒重伴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头痛、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伴随咳嗽声重吐白稀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咽痒不红肿疼痛,儿童易现相关症状需密切观察、老年人恢复慢易并发疾病、孕妇需谨慎用药、有基础病史者要关注基础病变化,患者应注意休息、食温热易消化食物、多喝热水或姜糖水、保持居住环境温暖。
一、主要症状表现
1.恶寒重伴发热轻:患者自觉寒冷程度较重,而体温轻度升高或基本正常,此为风寒感冒区别于风热感冒的重要特征之一,因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被束,卫阳被郁,故恶寒明显,而正气抗邪尚有力,故发热相对较轻。
2.鼻塞流清涕:鼻腔堵塞感明显,流出的鼻涕清稀如水样,这是由于风寒之邪犯肺,影响肺的宣发功能,导致津液代谢失常,出现清涕外泄。
3.头痛:头部疼痛较为常见,多为全头或巅顶部位疼痛,因风寒之邪外袭,上犯清空,阻滞经络气血运行所致。
4.周身酸痛:肢体关节、肌肉等部位酸楚不适,活动受限,是风寒之邪侵袭肌表,阻滞气血运行,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痹阻而引发。
5.舌苔脉象:舌苔多表现为薄白苔,脉象常见浮紧脉,浮脉主表,紧脉主寒,提示病邪在表且为寒邪致病。
二、伴随症状情况
1.咳嗽:多为咳嗽声重,咳吐白色清稀痰液,因风寒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寒邪致痰液清稀。
2.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患者一般无明显口渴感,若有口渴则喜饮温热之水,这是因为风寒为阴邪,不耗伤津液,或虽有津液耗伤但因寒邪影响,需温热之品来调和。
3.咽痒不红肿疼痛:咽部有发痒感觉,但咽部黏膜无明显红肿疼痛表现,与风热感冒所致咽红肿痛有别,仍是风寒之邪未化热,未伤及咽喉部脉络所致。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表现
1.儿童:儿童风寒感冒时,除上述成人常见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发热、鼻塞、咳嗽等表现,且儿童机体调节能力较弱,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为主。
2.老年人: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风寒感冒后恢复相对较慢,可能周身酸痛症状更明显,且更易并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需注意休息,加强保暖,保证营养摄入,以促进机体恢复。
3.孕妇:孕妇患风寒感冒时,需尤其谨慎,若出现感冒症状,应避免自行服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处理,因为孕妇特殊的生理状态,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暖,观察症状变化。
4.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风寒感冒后,病情可能因感冒而加重基础疾病,需密切关注自身基础疾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心悸等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
四、生活方式相关影响及应对
风寒感冒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利于机体正气恢复。饮食上宜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热粥、面条等,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以防寒邪进一步侵袭。可适当多喝热水或姜糖水,姜糖水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有助于缓解风寒感冒症状,但需注意适量饮用,以免引起不适。同时,要注意居住环境的温暖,避免再次受风寒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