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有多种症状表现,肾功能相关症状包括尿量改变(早期尿量减少、后期夜尿增多)和蛋白尿;全身症状有水肿(可出现在眼睑、下肢等部位,不同年龄段影响不同)和高血压(可加重肾脏损害);其他相关症状包含腰酸腰痛(疼痛程度各异,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和贫血(致面色苍白、乏力等,不同年龄段影响有别)。
一、肾功能相关症状
尿量改变:肾萎缩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异常情况。早期可能表现为尿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滤过功能下降,导致生成的尿液量减少。例如,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肾萎缩患者可能低于1000ml。而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这是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浓缩功能减退,夜间尿液生成相对增多。对于儿童而言,正常尿量会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婴儿每日尿量约为400-500ml,幼儿约为500-600ml,学龄前期儿童约为600-800ml,学龄期儿童约为800-1400ml,肾萎缩儿童可能出现尿量与正常年龄阶段不符的情况。
蛋白尿:部分肾萎缩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会高于正常范围(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蛋白尿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肾萎缩出现蛋白尿时,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是身体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导致营养流失。
二、全身症状
水肿:肾萎缩可引起水肿症状。水肿可出现在身体多个部位,常见的有眼睑水肿,早晨起床时明显,这是因为眼睑部位组织疏松,水钠潴留容易在此处积聚。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对于老年人,肾萎缩导致的水肿可能与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变化有关,老年人肾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肾萎缩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更容易出现水肿情况。而儿童肾萎缩出现水肿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水肿可能影响其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器官功能。
高血压:肾萎缩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这是由于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高血压的表现和影响有所不同。年轻人肾萎缩出现高血压时,可能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控制血压;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基础的心血管疾病,肾萎缩合并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三、其他相关症状
腰酸腰痛:肾萎缩患者可能出现腰酸腰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肾脏病变刺激肾脏包膜等组织引起。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隐痛,有的则较为剧烈。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本身腰部负担较重,肾萎缩引起的腰酸腰痛可能会加重其工作和生活的不便;而对于儿童,腰酸腰痛可能不容易准确表达,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
贫血:肾萎缩会影响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起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老年人本身造血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肾萎缩导致的贫血会使老年人的乏力等症状更加明显,影响其生活质量;儿童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