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损伤是因外力或慢性劳损致结构损伤影响手指正常活动功能,病因包括外伤(如锐器切割等致肌腱断裂或部分损伤)和过度使用(长期频繁屈伸手指致肌腱慢性劳损),分类有屈肌腱损伤(致手指难弯曲)和伸肌腱损伤(致手指伸展受限,如锤状指),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诊断靠体格检查及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固定制动配合康复)和手术(肌腱断裂严重时),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及时就医且康复循序渐进,老年人恢复慢要兼顾整体健康,手部频繁活动者需合理安排工作避免慢性损伤。
一、定义
手指肌腱损伤是指手指部位的肌腱因外力作用(如切割、戳刺、过度拉伸等)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的结构损伤,肌腱作为连接肌肉与骨骼、负责手指运动的重要结构,损伤后会影响手指的正常活动功能。
二、病因
1.外伤因素: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手指受到锐器切割、重物砸压、关节过度扭曲等外伤,可直接导致肌腱断裂或部分损伤,例如刀具割伤手指可能切断屈肌腱或伸肌腱。
2.过度使用:长期从事需要频繁屈伸手指的工作(如键盘操作、乐器演奏等),可引起肌腱慢性劳损,导致肌腱退变、磨损甚至部分撕裂。
三、分类
1.屈肌腱损伤:屈肌腱负责手指的屈曲动作,损伤后会出现手指难以弯曲等表现,常见于手指频繁屈伸活动的人群。
2.伸肌腱损伤:伸肌腱主要参与手指的伸展动作,损伤后手指伸展功能受限,比如“锤状指”属于常见的伸肌腱末端损伤类型。
四、症状表现
1.局部疼痛:受伤部位出现明显疼痛,活动手指时疼痛加剧。
2.肿胀:损伤部位周围组织因炎症反应出现肿胀,皮肤可能伴有淤血青紫。
3.活动受限:手指的正常屈伸或伸展功能受到影响,例如屈肌腱损伤时手指弯曲困难,伸肌腱损伤时手指伸展不利。
五、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观察手指外观、按压疼痛部位、测试手指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等初步判断肌腱损伤情况。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肌腱的连续性及损伤程度;磁共振成像(MRI)能更精准地评估肌腱损伤的范围、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等,为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六、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肌腱损伤,可采用手指固定制动(如佩戴支具),限制手指不必要的活动,为肌腱修复创造条件,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但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2.手术治疗:当肌腱断裂或严重损伤时,通常需要手术修复,通过缝合等操作恢复肌腱的完整性,术后同样需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以最大程度恢复手指功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手指肌腱损伤多因玩耍时意外受伤,家长需加强监管,受伤后应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童康复特点,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因不当训练影响手指正常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肌腱本身可能存在退变情况,受伤后恢复相对较慢,治疗时除关注肌腱损伤修复外,还需考虑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等问题,在固定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避免加重骨骼等其他问题。
3.从事手部频繁活动人群:如长期从事手工劳作、乐器演奏等工作的人群,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强度,避免过度使用手指导致肌腱慢性损伤,工作间隙适当进行手部放松活动,降低肌腱损伤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