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有急性期症状,包括黄疸前期的全身症状与消化道症状、黄疸期的黄疸表现及其他表现、恢复期的症状缓解;不同人群有不同症状特点,儿童症状相对轻、病程短,老年症状不典型、易忽视且恢复慢易并发其他病,孕妇病情可能严重且对胎儿有不良影响;部分感染者有无症状感染情况,虽无症状但具传染性,是重要传染源。
一、急性期症状
1.黄疸前期
全身症状:多数患者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一般持续3~5天。同时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而成人患者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甲肝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全身的炎症反应,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和胃肠道功能失调。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较为常见,有的患者呕吐频繁,可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软。这是由于病毒侵犯胃肠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
2.黄疸期
黄疸表现:患者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黄疸先从巩膜开始,然后逐渐波及全身皮肤。随着黄疸的出现,尿色加深,可呈浓茶色,这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经尿液排出所致。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肝区会出现隐痛或胀痛,肝脏可轻度肿大,有压痛和叩击痛。此阶段消化道症状可能有所加重,食欲进一步减退,但发热症状逐渐消退。这是因为肝脏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黄疸出现,同时肝脏肿大刺激周围组织引起肝区疼痛。
3.恢复期
症状缓解: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食欲开始恢复,乏力等全身症状逐渐改善。一般来说,黄疸消退后1~2个月,各项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少数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乏力、不适等情况,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这是因为机体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逐渐清除甲肝病毒,肝脏细胞的功能逐步修复。
二、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
1.儿童患者:儿童感染甲肝后,黄疸前期的发热、消化道症状相对较轻,黄疸程度也往往较成人轻,病程相对较短。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病毒的反应相对温和有关,但仍需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的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若病情进展可能会较快。
2.老年患者:老年甲肝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可能发热不明显,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等相对较轻,但黄疸出现较晚且程度可能较重,恢复时间较长,容易并发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肝脏的储备功能和修复能力减弱。
3.孕妇患者:孕妇感染甲肝后,病情可能相对严重,发生重症肝炎的风险较高,对胎儿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如早产、胎儿窘迫等。这是由于孕妇在孕期机体代谢负担加重,肝脏的生理负担也相应增加,感染甲肝病毒后更易出现肝脏功能的严重损害。
三、无症状感染情况
部分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这种情况在儿童中相对多见。无症状感染者是甲肝传播的重要传染源,因为他们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从而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这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能够较好地控制病毒的复制,使得临床症状不明显,但病毒仍在体内存在并可以通过粪便等途径排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