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常用揉法、滚法、拿捏法按摩,操作步骤为先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肩部,按揉法、滚法、拿捏法顺序操作,持续15-20分钟。注意环境温暖舒适,按摩前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按摩时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力度,观察患者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一、肩周炎常用按摩手法
1.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肩部疼痛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通过揉法可放松肩部紧张的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研究表明,适当的揉动能使肌肉纤维松弛,改善肌肉的代谢环境,每次揉动可持续3-5分钟,频率保持在每分钟60-100次,根据患者肩部肌肉紧张程度可适当调整力度。
对于年轻且平时运动较少、肩部肌肉相对较紧的肩周炎患者,揉法开始时力度宜稍轻,逐渐适应后再适当增加力度;而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患者,力度需轻柔,以患者能耐受为准。
2.滚法: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肩部。滚法能够深入放松肩部深层肌肉,对缓解肩周炎导致的肌肉粘连有一定作用。一般滚法在肩部肌肉丰厚处操作,每次持续5-10分钟,滚法的频率约为每分钟120-160次。
男性患者如果肩部肌肉较为发达,可适当加大滚法的力度;女性患者尤其是体质较弱者,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肩部不适加重。对于有基础病史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滚法操作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耐受情况,力度不可过大,防止因过度刺激引起身体其他不适反应。
3.拿捏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肩部的肌肉,如三角肌等部位。拿捏法可以起到松解肌肉粘连、改善肌肉痉挛的作用。拿捏时要由轻到重,以患者感觉酸胀舒适为度,每次拿捏持续3-5分钟。
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肩周炎患者,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导致肌肉敏感度不同,拿捏时要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力度;有肩部既往损伤病史的患者,拿捏力度需谨慎,避免因拿捏不当加重旧伤。
二、按摩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操作步骤
首先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肩部。
按照先揉法、再滚法、最后拿捏法的顺序进行操作。先在肩部疼痛区域用揉法放松肌肉,然后换用滚法进一步放松深层肌肉,最后用拿捏法对重点肌肉部位进行处理。整个按摩过程一般持续15-20分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时间。
2.注意事项
环境要求:按摩应在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患者受凉,因为受凉可能会加重肩周炎的症状。例如冬季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夏季避免风扇或空调直吹肩部。
患者状态:按摩前要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肩部骨折急性期等情况不宜进行按摩。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要先进行沟通安抚,使其放松,以利于按摩操作的进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按摩时更要密切观察其面色、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按摩。
力度控制:按摩力度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年轻体壮、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适当加大力度;年老体弱、病情较重的患者力度宜轻。同时,按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患者感到舒适且无疼痛加剧为原则。如果在按摩过程中患者出现肩部剧烈疼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按摩,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