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癌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降低乙肝感染引发的风险,避免不安全注射、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物品及输血安全筛查防止血液传播肝炎病毒,性生活用安全套避免性传播,保持均衡饮食、维持健康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慢性肝病患者遵医嘱抗病毒治疗监测,有肝癌家族史者密切按高危人群筛查,儿童有特殊情况遵医嘱监测预防且主要通过基础措施降险,高危人群每6个月行甲胎蛋白检测联合腹部超声筛查。
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所有新生儿应常规接种乙肝疫苗,乙肝高发地区儿童及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者等)也应接种。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HBV感染率,从而减少因HBV感染引发的肝癌风险。
二、避免肝炎病毒传播
(一)防止血液传播
避免不安全注射,确保医疗操作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在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时应确保安全筛查。这些措施可减少通过血液途径感染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的风险,因为丙肝病毒(HCV)感染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二)避免性传播
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降低通过性接触传播HBV、HCV的风险,尤其对于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传播疾病患者,更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均衡饮食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保证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减少高脂、高糖及腌制、烟熏、油炸等加工食品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或增加肝脏负担。
(二)维持健康体重
避免肥胖,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范围内。肥胖可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风险,而NAFLD是肝癌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三)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体质,降低肝癌相关风险。
(四)戒烟限酒
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风险,包括肝癌;酒精进入人体后需经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应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1g酒精≈10ml啤酒、5ml葡萄酒或30ml白酒)。
四、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如乙肝、丙肝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长期酗酒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联合腹部超声检查。AFP是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腹部超声可直观观察肝脏形态结构,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慢性肝病患者
慢性乙肝、丙肝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病进展。同时要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有肝癌家族史者
除遵循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应更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严格按照高危人群要求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在病变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三)儿童群体
儿童肝癌相对少见,但若存在遗传代谢性肝病等特殊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监测和预防,一般儿童主要通过避免接触肝炎病毒、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等基础措施降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