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肩周炎辅助自愈动作有钟摆运动(利用重力促血液循环等)、爬墙运动(增肩关节活动度)、画圈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协调性),但动作自愈有局限性,病情重、有基础病者单纯靠动作自愈效果有限且不当动作会加重损伤,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轻柔运动,合并基础疾病者运动强度需注意,急性期患者急性发作期不适合主动康复动作应先休息制动。常见肩周炎辅助自愈动作包括钟摆运动(利用重力促血液循环、缓解粘连)、爬墙运动(增肩关节前屈和外展活动度)、画圈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协调性),但动作自愈有局限性,病情重、有基础病者单纯靠动作自愈效果有限且不当动作可加重损伤,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运动要轻柔,合并基础疾病者运动强度需遵医嘱,急性期患者急性发作期不适合主动康复动作应先休息制动。
一、常见肩周炎辅助自愈动作及原理
1.钟摆运动:站立位,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关节为支点,做前后、左右及圆周摆动。此动作可利用重力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粘连,一般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摆动10-15次。研究表明,适当的肩部摆动运动能改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代谢环境,对减轻炎症反应有一定帮助,但需注意摆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加重肩部疼痛。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攀爬,尽量提高手指高度,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该动作能有效增加肩关节的前屈和外展活动度,临床研究发现,坚持爬墙运动4-6周,约60%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可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对于病情较重、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的患者,初期可能需要在他人辅助或借助辅助工具下进行。
3.画圈运动:站立或坐位,患侧手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画圈动作,画圈范围可逐渐增大。此动作有助于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舒张促进肩部功能恢复。一般建议每天进行2-3组,每组画圈10-15次,但对于伴有严重疼痛或肌肉无力明显的患者,需先从较小范围、较轻力度开始,逐步增加。
二、动作自愈的局限性
虽然上述动作对肩周炎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但并非所有肩周炎患者都能仅通过这三个动作自愈。肩周炎的病情程度差异较大,对于病情较重、肩关节粘连严重或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影响肩部血液循环的疾病)的患者,单纯依靠动作自愈可能效果有限。而且,动作的实施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适度的原则,若动作幅度过大、频率过高或在不恰当的时机进行,可能会加重肩部损伤,导致疼痛加剧、炎症反应加重等不良后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进行相关动作时要特别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骨质脆弱导致骨折等意外情况。例如在爬墙运动时,手指攀爬高度应根据自身耐受程度逐步增加,不可强行追求高度而过度牵拉肩部。
2.合并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肩部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心率过快、血压波动过大。建议先咨询医生,在心率、血压等指标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进行适度运动,且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3.急性期患者:肩周炎急性发作期(表现为肩部剧烈疼痛、活动明显受限)时,不适合立即进行上述主动的康复动作,此时应先以休息、制动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冰敷等方式缓解炎症和疼痛,待急性期过后再逐步开展康复动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