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患者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多数低热、午后或傍晚高、儿童波动明显)、盗汗(夜间睡眠多汗、醒来止、儿童影响睡眠发育)、乏力(全身没力、活动耐力降、需适度休息活动);局部症状有疼痛(病变部位如脊柱、髋关节等疼痛及放射性痛、儿童表述不同)、肿胀(浅表或深部骨结核肿胀表现、儿童易察觉需综合判断)、功能障碍(关节如髋关节活动受限、脊柱活动受限及影响儿童发育)、畸形(长期病变致脊柱后凸、髋关节屈曲内收等畸形、儿童风险更高)、窦道形成(病情迁延窦道排出物及周围皮肤情况、儿童需加强局部护理)。
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醒来后汗止。这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代谢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对于儿童患者,盗汗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家长注意观察儿童的睡眠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着凉。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消耗机体能量,同时炎症反应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能长期卧床,可进行适度的康复活动,如在病情允许下进行散步等轻微活动,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活动量适中。
局部症状
疼痛
病变部位疼痛:骨结核好发于脊柱、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以脊柱结核为例,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初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可变为持续性疼痛,且在劳累、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儿童脊柱结核患者可能表述不清,常表现为夜间哭闹,不愿意活动腰部等。髋关节结核患者会出现髋关节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早期为轻度钝痛,后期疼痛加重,行走或活动时疼痛明显,儿童髋关节结核可能表现为不敢站立、行走,呈现跛行步态。
放射性疼痛:如脊柱结核病变刺激周围神经时,可能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放射性疼痛,比如胸椎结核可能导致肋间神经支配区域的放射性疼痛等。
肿胀:病变部位可能出现肿胀,若为浅表部位的骨结核,如膝关节结核,可看到关节周围肿胀,皮肤温度可能轻度升高;深部部位的骨结核,如脊柱结核,早期肿胀不易被发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局部软组织肿胀。儿童由于皮肤较薄,肿胀可能相对更易察觉,但也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受限:以髋关节结核为例,由于疼痛和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屈曲、外展、外旋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髋关节僵硬,严重影响行走功能。儿童髋关节结核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步态等。
脊柱活动受限:脊柱结核患者由于椎体病变,脊柱活动受限,表现为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影响身体的正常姿势和功能。儿童脊柱结核导致的脊柱活动受限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身高增长和脊柱的正常发育。
畸形:长期的骨结核病变可能导致畸形。例如脊柱结核后期可能出现脊柱后凸畸形(驼背);髋关节结核晚期可出现髋关节屈曲、内收、畸形,导致下肢短缩等畸形。儿童发生畸形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病变对骨骼生长的影响更大,可能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外观和功能。
窦道形成:病情迁延不愈时,病变部位可能形成窦道,窦道可排出稀薄脓液、干酪样物质等,窦道周围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破溃等情况。儿童发生窦道后,由于皮肤娇嫩,更容易出现感染加重等情况,需要加强局部护理,保持窦道周围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