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血液检查中可能升高的指标及意义如下:甲胎蛋白(AFP)在肝癌患者中常显著升高,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大于400μg/L、持续四周以上且排除相关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肝癌,对肝癌筛查、诊断及病情监测重要,慢性肝病病史人群定期检测重要;糖类抗原19-9(CA19-9)在肝癌患者血清中可能升高,但非肝癌特有,诊断时需结合其他检查;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是肝癌相关重要血清学标志物,在肝癌患者尤其是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对AFP阴性肝癌患者可作补充诊断;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在肝癌患者中可能升高,肝癌出现肝外转移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更常见,检测有助于了解肿瘤进展及是否转移,慢性肝病且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人群需警惕肝癌。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肝癌患者中,甲胎蛋白常常会显著升高。一般来说,当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大于400μg/L,持续四周以上,同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肝癌。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约70%的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会升高,它对于肝癌的筛查、诊断以及病情监测都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通过检测甲胎蛋白能够早期发现一部分肝癌患者,从而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如乙肝、丙肝等)的人群,定期检测甲胎蛋白尤为重要,因为这类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甲胎蛋白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察觉肝脏病变情况。
糖类抗原19-9(CA19-9)
糖类抗原19-9在肝癌患者血清中也可能升高。它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胆道癌的敏感性较高,但在肝癌患者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升高。不过,CA19-9升高并非肝癌所特有,在一些胆道梗阻、胰腺炎等疾病中也可能出现升高情况。所以,在诊断肝癌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患有胆道系统疾病同时怀疑肝癌的患者,检测CA19-9有助于辅助诊断肝癌,但不能单独依据CA19-9升高就确诊肝癌。
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
异常凝血酶原也是肝癌相关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在肝癌细胞中,由于维生素K缺乏或环氧酶抑制剂的存在,使得异常凝血酶原合成增加。研究发现,在肝癌患者中,异常凝血酶原的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更为明显。它对于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特别是对一些AFP阴性的肝癌患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例如,在一些AFP正常但高度怀疑肝癌的患者中,检测异常凝血酶原有助于提高肝癌的诊断率。对于有长期乙肝病史、年龄较大且出现肝区不适等症状的人群,检测异常凝血酶原可以帮助更早地发现肝癌病变。
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
碱性磷酸酶在肝癌患者中可能升高,尤其是肝癌出现肝外转移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更为常见。而碱性磷酸酶的同工酶,如碱性磷酸酶-1(ALP-1),在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研究表明,ALP-1主要来自肝脏,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尤其是肝癌时,ALP-1会升高。对于肝癌患者,检测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进展情况以及是否有转移等。例如,当肝癌患者出现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肿瘤的肝外转移或者肿瘤的进展,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等检查来明确病情。对于患有慢性肝病且出现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的人群,特别是同工酶有异常改变时,要高度警惕肝癌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