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损伤有多种症状,受伤当时即有明显疼痛且活动时加重;会出现局部肿胀,严重时皮肤紧绷、颜色改变;有屈伸功能障碍和力量减弱的活动受限情况;特定肌腱损伤还会出现典型畸形,如指深、浅屈肌腱损伤致相应指间关节不能屈曲,伸肌腱不同部位损伤出现“钮孔畸形”“锤状指”畸形等。
疼痛
受伤当时:手指肌腱损伤后,受伤部位会立即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剧烈,是由于肌腱组织受到损伤刺激神经引起的。例如,切割伤导致的肌腱损伤,受伤瞬间患者就能感觉到手指部位尖锐的疼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都会有明显的痛感。儿童由于神经敏感度相对较高,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哭闹等反应;而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略有不同,但也会有疼痛的主观感受。
活动时加重:当手指进行屈伸等活动时,疼痛会明显加重。因为活动会使损伤的肌腱受到进一步的牵拉和刺激,比如屈指肌腱损伤时,手指屈曲或伸直都会让疼痛加剧。对于有长期手部劳作病史的人群,如手工劳动者,本身手部肌腱等组织可能有一定的劳损基础,此时肌腱损伤后疼痛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肿胀
局部肿胀:受伤的手指会出现肿胀现象,这是由于肌腱损伤后局部组织出血、炎症反应导致的。受伤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加上炎症因子的释放引起组织水肿,使得手指肿胀。肿胀程度会因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损伤可能只是轻微肿胀,而严重的肌腱损伤可能会导致手指明显肿胀变形。不同性别在肿胀表现上可能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手部外观,对肿胀的感知可能更敏感。
皮肤改变:肿胀明显时,手指皮肤可能会变得紧绷,颜色可能略有改变,如呈现轻度发紫等情况,这是因为局部血液循环受到一定影响。对于儿童,由于皮肤较薄,肿胀可能更容易观察到,而且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肿胀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肿胀影响手指功能恢复。
活动受限
屈伸功能障碍:手指的屈伸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伸指肌腱损伤时,手指伸直困难;屈指肌腱损伤时,手指屈曲困难。轻度的肌腱损伤可能只是活动范围减小,而严重的肌腱损伤可能会导致手指完全不能活动。有手部慢性疾病史的人群,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本身手部关节等就存在一定问题,此时合并肌腱损伤,活动受限会更加明显,恢复也会相对复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者手部肌腱相对不常过度使用,若发生肌腱损伤,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及时进行康复干预。
力量减弱:除了屈伸活动受限外,手指的力量也会明显减弱。比如握力下降,拿东西时感觉无力。这是因为肌腱是传递肌肉力量来实现手指运动的结构,肌腱损伤后无法有效地传递力量,导致手指力量不足。老年人由于本身肌肉力量有所下降,肌腱损伤后力量减弱的情况可能会被相对放大,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出现拿不稳物品等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手部的保护和康复训练。
畸形
典型畸形表现:某些特定肌腱损伤会出现典型的畸形。例如,指深屈肌腱损伤时,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指浅屈肌腱损伤时,近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而伸肌腱不同部位损伤会导致不同的畸形,如伸肌腱中央束损伤可出现“钮孔畸形”,伸肌腱末节止点损伤可出现“锤状指”畸形等。不同年龄的人群发生肌腱损伤导致畸形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的骨骼等组织处于发育阶段,畸形可能会对其手指的正常发育产生影响,需要尽早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手部外伤病史且出现畸形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明确肌腱损伤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