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中适用于早期且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或B级等情况的肝切除术及符合米兰标准等严格适应证的肝移植术;局部治疗有适用于单发或多发特定大小肿瘤的射频消融、用于不能切除中晚期的经动脉化疗栓塞及对特殊肿瘤有优势的微波消融;全身系统治疗有针对靶点需基因检测的靶向治疗及监测不良反应、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及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特殊人群中老年倾向局部治疗并监测多器官功能,儿童需遵循儿科原则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合并基础疾病者需考虑治疗对基础病的影响以协同管理病情。
一、手术治疗
1.肝切除术:适用于早期肝癌且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或B级的患者,肿瘤局限于一叶或半肝内,需依据肿瘤大小、位置等确定切除范围,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要精准评估剩余肝脏能否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保障术后肝功能代偿。
2.肝移植术:适用于符合米兰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cm,或多发肿瘤数目≤3个且最大直径≤3cm)等严格适应证的早期肝癌患者,尤其是合并终末期肝病(如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肝移植能同时解决肿瘤和肝病问题,但需严格把控适应证以保证长期预后。
二、局部治疗
1.射频消融:适用于单发直径≤5cm或多发肿瘤数目≤3个且最大直径≤3cm的肝癌患者,利用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产热坏死,对于靠近大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的肿瘤操作时需谨慎,治疗后要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肿瘤有无残留或复发。
2.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适用于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患者肝功能变化,如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的波动,以及可能出现的栓塞后综合征(如发热、腹痛等)。
3.微波消融:原理与射频消融类似,借助微波产生热能使肿瘤坏死,对于某些特殊类型肿瘤(如富含纤维组织的肿瘤)可能更具优势,操作时要根据肿瘤特性选择合适的功率、消融范围等参数,同样需预防穿刺相关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三、全身系统治疗
1.靶向治疗:针对肝癌相关靶点的靶向药物,如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的药物,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延缓肿瘤进展,用药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筛选合适患者,治疗中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如高血压、蛋白尿等,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调整治疗方案。
2.免疫治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肝癌治疗,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治疗前需评估患者免疫状态,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肺炎、肝炎、结肠炎等,一旦发生需及时处理。
四、特殊人群考虑
1.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治疗时需综合评估体能状态(如ECOG评分)、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倾向于局部治疗为主,如TACE、射频消融等相对创伤较小的方式,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肝肾功能、心功能等的监测,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老年患者机体特点。
2.儿童肝癌患者:极为少见,治疗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手段,多学科(儿科、肿瘤科、影像科等)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密切关注治疗对儿童生理功能及心理发育的影响,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在选择化疗或靶向治疗药物时需考虑对血糖的影响,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合并高血压,使用某些药物时需关注血压变化,确保基础疾病与肝癌治疗的协同管理,避免治疗相互干扰加重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