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与咽喉炎在解剖部位、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上均有区别,扁桃体炎主要涉及腭扁桃体,病因多为病原体感染及抵抗力下降,症状以咽痛等为主,诊断靠查体等,治疗分病毒和细菌感染情况及考虑手术,预后多数好但反复可能有影响;咽喉炎涵盖咽部和喉部,病因有病毒、细菌及不良刺激等,症状为咽部不适等,诊断靠喉镜等,治疗对症及抗感染等,预后多数好但长期接触不良因素易复发。
一、解剖部位区别
1.扁桃体炎: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等,腭扁桃体炎最为常见,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
2.咽喉炎:咽喉包括咽部和喉部,咽部又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喉部是呼吸道的上部通道,咽喉炎涵盖了咽部和喉部黏膜等组织的炎症。
二、病因区别
1.扁桃体炎:主要病原体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病毒如腺病毒、鼻病毒等也可引起,常因劳累、受凉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隐藏在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而致病,儿童由于扁桃体相对较大,且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患扁桃体炎。
2.咽喉炎: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如柯萨奇病毒、EB病毒等;细菌感染相对较少见,多为A组链球菌等;另外,长期吸烟、酗酒,吸入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等)、粉尘,过度用嗓等因素也易引发咽喉炎,成年人因工作中可能长期用嗓或接触不良环境因素,患咽喉炎的几率也较高。
三、症状区别
1.扁桃体炎:主要症状为咽痛,吞咽时疼痛往往加重,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小儿患者可能因扁桃体过度肿大出现呼吸困难。
2.咽喉炎: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干燥感、灼热感等,可伴有咳嗽,一般全身症状较轻,但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可能也会有轻度发热,喉部炎症严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声,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喉部黏膜可能也有相应改变。
四、诊断区别
1.扁桃体炎:医生通过查体可见扁桃体的典型表现,如充血、肿大、有脓性分泌物等,结合患者咽痛等症状基本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咽拭子培养,若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可明确病因诊断。
2.咽喉炎:医生通过喉镜等检查观察咽部和喉部黏膜的情况,根据咽部或喉部的充血、肿胀等表现结合症状进行诊断,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一般病毒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来辅助诊断。
五、治疗区别
1.扁桃体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多为自限性,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休息、多饮水等,细菌感染引起的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及药敏结果选择),对于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尤其是每年发作多次影响生活质量的儿童患者,在合适时机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2.咽喉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服用润喉药物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需使用抗生素,同时要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因素,如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对于声音嘶哑的喉部炎症患者要适当让喉部休息。
六、预后区别
1.扁桃体炎: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痊愈,预后良好,但儿童患者若扁桃体炎反复感染可能会影响呼吸、吞咽及全身发育等,经过规范治疗后一般也可改善预后。
2.咽喉炎: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预后较好,但若长期接触不良因素,咽喉炎可能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长期用嗓人群,如教师等,需注意保护咽喉以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