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人群易患尿毒症:患有基础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者,长期高血压未良好控制者,糖尿病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者,高龄人群,有家族遗传肾脏疾病史者,长期滥用肾毒性药物或接触肾毒性物质者。各类人群因各自原因导致肾脏结构、功能受损或易受损伤,进而增加患尿毒症风险,如肾小球肾炎未控致肾损,多囊肾囊肿挤压致肾功减退,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等。
一、患有基础肾脏疾病的人群
1.肾小球肾炎患者:各类肾小球肾炎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逐渐进展,会破坏肾小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肾脏的滤过等功能,进而增加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不愈,肾小球不断遭到损伤,肾功能持续下降,最终可能发展至尿毒症阶段。
2.多囊肾患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肾脏内会出现多个囊肿,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会挤压肾脏组织,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引发尿毒症。一般在中年以后,病情会逐渐显现并进展。
二、高血压患者
1.长期高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者: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增高,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肾小球缺血缺氧,逐渐损害肾脏功能。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使肾脏的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中层肥厚等病变,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滤过功能,若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且控制不佳,肾脏功能会逐步恶化,增加尿毒症的发病几率。据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而发展为尿毒症,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风险更高。
三、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肾脏的滤过功能逐渐受损。随着病情的进展,从早期的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为大量白蛋白尿,进而出现肾功能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有数据显示,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并进展至尿毒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四、高龄人群
1.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出现生理性衰退。肾脏的肾小球数量减少,肾小管功能减退,肾脏的储备功能和适应能力下降。在面对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感染、脱水、使用肾毒性药物等,更容易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进而增加患尿毒症的风险。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都处于衰退状态,肾脏也不例外,相对年轻人来说,对各种损伤因素的耐受和修复能力更弱。
五、有家族遗传肾脏疾病史的人群
1.有家族遗传肾脏疾病史者:某些肾脏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遗传性肾病综合征等。如果家族中有相关肾脏疾病的遗传病史,那么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增加,发生肾脏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例如,一些单基因遗传性肾病,由于遗传基因突变,会导致肾脏从出生或早年就存在潜在的病变基础,随着年龄增长或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更容易出现肾功能的异常进展,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六、长期滥用肾毒性药物或接触肾毒性物质的人群
1.长期滥用肾毒性药物者:一些药物具有潜在的肾毒性,如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长期滥用这些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例如,长期大量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功能减退,若不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病情可能逐渐加重发展为尿毒症。
2.长期接触肾毒性物质者:长期接触如重金属(铅、汞等)、有机溶剂等肾毒性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并损害肾脏。例如,长期在铅作业环境中工作的人员,铅会在体内蓄积,损伤肾脏的肾小管等结构,影响肾脏功能,增加患尿毒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