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细菌性肝脓肿可因胆道系统感染相关因素(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胆道感染风险差异、长期高脂高糖等生活方式、胆道结石等病史及经胆道逆行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入侵)及其他途径引起的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人群、皮肤外伤等生活方式、糖尿病等病史及经血液循环的相关细菌入侵);阿米巴性肝脓肿与饮食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性别对饮食中阿米巴包囊易感性无特异差异、卫生条件差地区生活方式、肠道阿米巴感染病史等,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经口进入后经血流到肝形成脓肿)。
一、肝脓肿的定义
肝脓肿是肝脏受到感染后形成的化脓性病变,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等不同类型。
二、细菌性肝脓肿的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
1.胆道系统感染相关
年龄与性别影响: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胆道系统感染风险有差异。例如,胆道结石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常见,女性由于胆道生理结构等因素,胆囊炎、胆管炎等胆道疾病发生率可能略高于男性。胆道系统发生炎症时,细菌可经胆道逆行侵入肝脏。胆道蛔虫症也是引起胆道感染进而导致细菌性肝脓肿的原因之一,儿童可能因卫生习惯等因素相对更容易发生胆道蛔虫症,从而增加肝脓肿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胆汁成分改变,增加胆道结石形成风险,进而引发胆道感染。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可增加肠道细菌经胆道逆行感染肝脏的机会。
病史因素:有胆道结石病史、胆道寄生虫病史、胆道手术史等的患者,胆道结构或功能存在异常,更容易发生胆道感染,进而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例如,胆道手术可能导致胆道黏膜损伤,为细菌入侵提供途径。
细菌入侵途径:主要是经胆道逆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随胆汁逆流进入肝脏,在肝脏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逐渐形成脓肿。
2.其他途径引起的细菌感染
年龄与性别影响: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无论男女,身体防御细菌入侵的能力较弱。例如,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都更容易通过其他途径感染细菌。
生活方式因素:皮肤外伤、疖、痈等皮肤感染病灶,细菌可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如果生活中不注意皮肤保护,频繁出现皮肤破损,就会增加细菌经血液传播至肝脏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引发肝脓肿。此外,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自身免疫防御功能受影响,也容易遭受细菌感染并累及肝脏。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随着血流到达肝脏,在肝脏内定植、繁殖,导致肝脓肿形成。常见的细菌除了上述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还有链球菌等。
三、阿米巴性肝脓肿的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
1.饮食因素
年龄与性别影响: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对饮食中阿米巴包囊的易感性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儿童如果饮食卫生习惯差,更容易摄入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例如,儿童可能在玩耍后不注意洗手就进食,增加了感染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地区,饮食中容易接触到被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如果经常食用未清洗干净或未彻底煮熟的食物,就可能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
病史因素: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后,虫体可侵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流到达肝脏,引起阿米巴性肝脓肿。如果既往有肠道阿米巴感染病史,没有得到彻底治疗,就更容易发生阿米巴性肝脓肿。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经口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发育为滋养体,滋养体可侵入肠壁小静脉,随门静脉血流进入肝脏,在肝脏内繁殖,破坏肝组织,形成脓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