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涵盖替代治疗(血液透析靠半透膜定期清除废物、腹膜透析居家操作需无菌、肾脏移植需配型及防排异)、基础治疗(控制基础疾病指标、调整蛋白质盐分钾磷摄入)、并发症防治(贫血补促红素铁剂、钙磷代谢补维D用磷结合剂、心血管病控血压血脂)及特殊人群(儿童考虑生长需合适方案饮食,老年综合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及心理支持)。
一、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利用血液透析机,通过半透膜原理清除血液中蓄积的代谢废物及过多液体,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一般每周2-3次,每次4-5小时,能有效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但会对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需关注透析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腹膜透析:借助腹膜作为天然半透膜,通过腹腔内透析液的交换来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可居家操作,适合行动相对便利、腹膜功能较好的患者,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腹膜炎等感染并发症,需根据患者腹透情况调整透析方案以保证透析充分性。
3.肾脏移植:将健康供体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根治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但需匹配合适的HLA等配型,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同时要监测移植肾的功能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等,移植肾可能出现排异、感染等问题。
二、基础治疗
1.控制基础疾病:对于由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引起的尿毒症,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指标,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等,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2.饮食管理:
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一般早期尿毒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0.6~0.8g/kg体重,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减少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摄入;晚期患者蛋白质摄入需更严格限制。
盐分摄入: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腌制品、咸菜等高盐食物,防止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及高血压。
钾、磷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海带等,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可通过食用低磷、低钾的食品替代,如低钾的大米、面食,低磷的精制米面等。
三、并发症防治
1.贫血防治:尿毒症患者常伴发肾性贫血,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需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并补充铁剂等纠正贫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使血红蛋白维持在110~120g/L左右(非透析患者)或100~110g/L(透析患者)。
2.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由于肾脏排磷减少等原因导致钙磷代谢失衡,需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同时使用磷结合剂结合食物中的磷,监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维持钙磷代谢平衡,防止肾性骨病等并发症。
3.心血管并发症防治: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需控制血压、血脂,监测心脏功能,如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高血脂患者使用降脂药物(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及时就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尿毒症:需充分考虑生长发育需求,替代治疗时选择适合儿童的透析方式或肾移植方案,饮食上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蛋白、盐分等摄入,密切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确保营养供给满足生长需要同时不加重肾脏负担。
2.老年尿毒症: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替代治疗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心肺功能等,基础治疗中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饮食管理需更精准调整,避免过度限制营养导致营养不良,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以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