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来源于上皮组织,发病率高,大体形态多质地硬、灰白,呈菜花状等,组织学呈巢状等排列,多经淋巴道转移,治疗有综合方式;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相对少见,大体多质地软、灰红、鱼肉状,组织学瘤细胞弥漫分布,多经血道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不同特殊人群患癌或肉瘤治疗需各有考量
一、组织来源及细胞类型
1.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上皮组织包括覆盖身体表面的鳞状上皮、腺上皮等多种类型上皮。例如,肺癌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等,胃癌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等。
2.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血管、淋巴管等组织。比如,骨肉瘤来源于骨组织的间叶细胞,横纹肌肉瘤来源于横纹肌的间叶组织。
二、发病率
1.癌:在恶性肿瘤中更为常见,约占恶性肿瘤的80%-90%左右,在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中均有较高发生率,不同类型癌的好发年龄有差异,例如乳腺癌在女性中相对高发,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肺癌等癌的发病风险,有家族癌症病史的人群癌的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2.肉瘤:相对少见,约占恶性肿瘤的1%-2%左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不同类型肉瘤好发年龄有一定特点,如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横纹肌肉瘤在儿童中相对多见,生活方式对肉瘤发病的影响相对癌来说没有那么突出的典型关联,但某些遗传综合征等因素可能增加肉瘤发病风险。
三、大体形态
1.癌:一般质地较硬、色灰白,多呈菜花状、溃疡状、浸润性生长等,与周围组织分界多不清楚(浸润性癌)或部分清楚(外生型癌)。例如,皮肤的鳞状细胞癌常呈菜花状突出皮肤表面,伴有溃疡形成。
2.肉瘤:一般质地多较软、色灰红、鱼肉状,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多为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相对癌来说有的相对清楚些,但也有浸润性生长明显的情况。比如,四肢的骨肉瘤常表现为骨端的肿块,质地较软似鱼肉状。
四、组织学特点
1.癌:癌细胞形成巢状、片状等排列方式,癌细胞之间多有纤维组织间质分隔,可出现角化珠等结构(如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常表达上皮标记物,如细胞角蛋白(CK)阳性等。
2.肉瘤:瘤细胞多弥漫分布,与间质成分混合生长,瘤细胞间有丰富的血管,免疫组化常表达间叶组织标记物,如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等。
五、转移方式
1.癌:多经淋巴道转移,癌组织首先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然后可进一步转移至远处淋巴结或通过血流转移至其他脏器形成转移灶。例如,乳腺癌常首先转移至腋窝淋巴结,然后可转移至肺、骨等远处器官。
2.肉瘤:多经血道转移,肉瘤细胞多直接侵入血管,随血液循环转移至远处器官,如骨肉瘤易转移至肺、骨等部位。
六、治疗原则
1.癌: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面,早期癌多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中晚期癌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放疗可用于局部肿瘤的控制;化疗用于杀灭全身可能存在的癌细胞等。
2.肉瘤:治疗也以手术为主,尽量完整切除肿瘤,对于一些肉瘤术后可能需要辅助化疗等,放疗在某些肉瘤治疗中也有一定作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肉瘤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中,不同类型肉瘤的治疗方案有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病理类型等情况制定。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肉瘤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手术方案的选择要兼顾肿瘤切除和正常组织功能及生长发育;老年患者患癌或肉瘤时,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肝肾功能等,选择相对温和且能最大程度获益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女性患者患癌时,如乳腺癌等,治疗时要考虑对女性内分泌、生育等方面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