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过敏原接触、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因素有关。遗传使个体易感性增高;过敏原包括吸入性的花粉、尘螨、真菌和食入性的某些食物;空气污染、温度湿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可诱发;免疫系统中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使肥大细胞等释放炎性介质引发炎症反应出现症状
一、遗传因素
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亲属,如父母患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那么个体患过敏性鼻炎的风险会相对增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性,使得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更容易发生针对过敏原的免疫应答异常,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例如,某些与过敏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会增加机体对过敏原的易感性,使得个体在接触过敏原后更容易出现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二、过敏原接触
1.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的树木花粉、夏季的草花粉、秋季的蒿属花粉等,花粉颗粒可通过空气传播,被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花粉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作为过敏原,会刺激鼻黏膜的免疫系统,导致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不同地区的主要花粉过敏原种类不同,例如在我国北方,蒿属花粉是常见的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吸入性过敏原之一。
尘螨:尘螨是一种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主要存在于室内的灰尘、床单、被罩、沙发坐垫等地方。尘螨的排泄物、尸体碎片等含有过敏原成分,当人们吸入这些过敏原后,会引发鼻黏膜的过敏反应。尘螨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室内环境中较易滋生,尤其是对于长期处于室内环境中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接触尘螨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受到尘螨过敏原的影响而诱发过敏性鼻炎。
真菌:室内外环境中都存在真菌,特别是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如地下室、卫生间等。真菌的孢子等成分可成为过敏原,被人体吸入后可引起过敏性鼻炎。不同种类的真菌具有不同的过敏原特性,一些常见的引起过敏性鼻炎的真菌包括曲霉菌等。
2.食入性过敏原
食物:某些食物也可成为过敏原,引起过敏性鼻炎。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鱼虾、坚果、小麦等。当过敏体质的个体食用这些食物后,过敏原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到鼻黏膜,导致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出现。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在饮用牛奶后可能会出现鼻痒、鼻塞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可刺激鼻黏膜,损伤鼻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得鼻黏膜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侵袭,从而增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风险。长期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使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持续存在或加重,导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更加明显。
2.温度和湿度变化
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例如,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季节交替时温度、湿度的明显改变,会刺激鼻黏膜,引起鼻黏膜的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等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症状。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容易诱发疾病发作。
四、免疫系统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当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过敏原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这个过程中,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主导地位,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会促使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结合在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等,使其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引起鼻黏膜的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等炎症反应,导致过敏性鼻炎的一系列症状出现。例如,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会引起鼻痒、打喷嚏,白三烯会导致鼻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分泌物增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