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晚期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其他器官受累症状。局部症状包括多个部位淋巴结显著肿大及局部肿块压迫相关组织出现相应功能影响;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消瘦;其他器官受累症状包含肝脾肿大、皮肤表现、骨髓受累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各症状表现有差异及相应影响需关注。
一、局部症状
1.淋巴结肿大:淋巴癌晚期时淋巴结肿大更为显著,通常是多个部位的淋巴结同时受累,质地较硬,可相互融合成块,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度压痛。例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会明显肿大,且随着病情进展,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影响相应部位的功能,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可能在感染等因素下更容易出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注意与淋巴癌进行鉴别;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对淋巴结肿大的耐受程度不同。
2.局部肿块压迫症状:如果淋巴癌发生在纵隔部位,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出现头面部及上肢肿胀、颈静脉怒张等症状;若压迫气管,会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发生在腹腔内的淋巴癌,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压迫肠道,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晚期淋巴癌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热型多不规则,可呈低热,也可呈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有时可呈周期性发热,即热退数天至数周后又再次发热。发热的原因与肿瘤细胞释放的致热物质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频繁,且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发热时需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盗汗:患者在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醒来后汗止。盗汗的发生与肿瘤导致的机体消耗、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对于老年患者,盗汗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儿童患者盗汗则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关注其睡眠环境和营养状况。
3.消瘦:晚期淋巴癌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消耗机体能量、患者食欲减退等原因,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体重可在短期内减轻10%以上。消瘦会使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容易合并各种感染等并发症。不同年龄的患者消瘦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消瘦可能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老年患者消瘦则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发生风险,如营养不良性贫血等。
三、其他器官受累症状
1.肝脾肿大:约有20%-30%的淋巴癌晚期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肝区不适、脾区疼痛等。肝脏受累时可能影响肝功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脾脏肿大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引起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儿童患者肝脾肿大可能会影响其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的功能,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老年患者肝脾肿大则需考虑是否合并其他肝脏或脾脏疾病,并综合评估治疗方案。
2.皮肤表现:部分淋巴癌晚期患者会出现皮肤症状,如皮肤瘙痒、红斑、结节等。皮肤瘙痒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物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的。不同皮肤表现的患者在护理上有所不同,皮肤瘙痒的患者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出现皮肤结节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如大小、颜色等。
3.骨髓受累:淋巴癌晚期可能侵犯骨髓,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贫血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出血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感染则可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儿童患者骨髓受累时,由于其造血储备能力相对较弱,贫血和感染等症状可能更为严重,需要加强支持治疗;老年患者骨髓受累则要注意预防出血和感染,因为其自身的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