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肾病有早期、进展期及其他系统受累等临床表现。早期有蛋白尿(量不多,随病情进展可能增多,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夜尿增多(肾小管功能受损致浓缩功能减退,受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进展期有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血肌酐升高、水肿,受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和高血压相关表现(血压持续升高且难控制,受年龄等影响);其他系统受累有心脏受累(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受年龄等影响)和眼底病变(眼底动脉等改变,受高血压控制情况等影响)。
一、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表现
(一)早期临床表现
1.蛋白尿
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g以下,但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可能逐渐增多。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肾病患者蛋白尿出现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中青年患者如果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也可能较快出现蛋白尿;老年患者由于肾脏本身功能有一定退化,对蛋白尿的发生可能相对更敏感。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蛋白尿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血压,进而加速蛋白尿的出现。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更易较早出现蛋白尿。
2.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高血压肾病早期常见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夜间排尿量一般少于750ml,夜尿次数不超过2次。高血压肾病早期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浓缩功能减退,导致夜间尿液增多。年龄较大的患者肾脏浓缩功能本身有所下降,所以更易出现夜尿增多;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加重夜尿增多的情况;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夜尿增多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程度更明显。
(二)进展期临床表现
1.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
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当高血压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会逐渐升高。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对血肌酐升高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储备较低,血肌酐轻度升高就可能提示较明显的肾功能损害;男性和女性在血肌酐升高后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肾脏负担,促使血肌酐更快升高;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未规律治疗的患者,血肌酐升高往往更为显著。
水肿:可表现为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水肿的发生与肾功能减退导致水钠潴留有关。年龄较小的患者如果出现高血压肾病进展期水肿,可能因自身对病情感知不如成人,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水肿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如大量饮水、久坐等会加重水肿情况;有高血压肾病病史且肾功能持续恶化的患者,水肿往往较难消退。
2.高血压相关表现
血压持续升高且较难控制。即使使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可能波动较大。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高血压肾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血压升高可能更为急骤;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血压波动往往更大;男性和女性在血压控制难度上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血压可能会有更明显波动;长期精神紧张、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难控制,进而影响高血压肾病的病情进展。
(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1.心脏受累表现
可出现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厚,表现为心电图上左心室高电压等改变,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左心室壁增厚等情况。年龄较大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本身有一定退变,高血压肾病导致的心脏受累可能更易发生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男性和女性在心脏受累的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情况时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影响高血压肾病合并心脏受累的病情;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等会加重心脏受累程度;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合并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心脏受累的风险明显增加。
2.眼底病变表现
高血压肾病患者常伴有眼底病变,可表现为眼底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出血、渗出等。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这些改变。不同年龄患者眼底病变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进展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男性和女性在眼底病变的发生上无明显性别差异;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速眼底病变的发展;有高血压肾病病史的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