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口水喉咙痛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炎症致痛;非感染性因素有环境(干燥空气、刺激性气体)、用嗓过度(长时间说话等、剧烈咳嗽)、咽喉部本身病变(异物、肿瘤)等引起黏膜损伤或炎症致痛。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咽口水喉咙痛
1.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病毒:多种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如鼻病毒等。当病毒侵袭咽喉部时,会引发炎症反应。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咽喉部的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咽口水时喉咙疼痛。例如,鼻病毒感染后,约有3-10天的潜伏期,之后出现鼻塞、流涕、喉咙痛等症状,咽口水时疼痛较为明显,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此类喉咙痛。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也常伴有咽口水喉咙痛的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后,除了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外,咽喉部炎症是常见表现之一。流感病毒感染的人群中,约70%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疼痛,咽口水时疼痛加剧,其传播性较强,在集体生活的人群如学校、幼儿园等更容易聚集性发病,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感染流感病毒而出现相关症状。
2.细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链球菌性咽炎的主要病原体。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喉部时,会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产生脓性分泌物等。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咽口水喉咙痛,还可能伴有发热、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儿童相对来说更容易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发链球菌性咽炎,据统计,儿童链球菌性咽炎的发病率在一定季节(如冬春季)会有所升高,其典型表现为咽喉疼痛明显,咽口水时疼痛突出,同时可能观察到扁桃体上有脓性渗出物。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感染咽喉部也可导致咽口水喉咙痛。葡萄球菌感染多是由于局部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等原因引起,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易发生,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咽喉部感染葡萄球菌后,炎症反应导致咽口水时疼痛,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等表现。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咽口水喉咙痛
1.环境因素
干燥空气: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冬季暖气房内、空调房间等,空气湿度较低,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流失,导致黏膜干燥、脆弱,咽口水时容易刺激引发疼痛。例如,在北方冬季,室内使用暖气后空气湿度往往较低,很多人会出现咽口水喉咙痛的情况,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干燥空气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其咽喉部黏膜本身相对脆弱,更易受干燥空气影响。
刺激性气体:吸入刺激性气体,如吸烟时的烟雾、工业废气、装修产生的甲醛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对咽喉部黏膜造成刺激,引起黏膜炎症反应,出现咽口水喉咙痛的症状。长期吸烟的人群,咽喉部长期受到烟雾刺激,更容易出现咽喉不适,咽口水喉咙痛是常见表现之一;在新装修且未充分通风的房间内居住或工作的人群,也容易因吸入刺激性气体而导致咽喉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均可因接触刺激性气体而出现相关症状。
2.用嗓过度
长时间说话或大声喊叫:教师、歌手等长时间用嗓的人群,由于咽喉部肌肉过度疲劳,黏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咽喉部炎症,出现咽口水喉咙痛的情况。例如,一位教师连续上课几个小时后,可能会出现咽口水喉咙痛的症状,这种情况在需要频繁用嗓的职业人群中较为常见,一般年龄较大的用嗓过度人群可能恢复相对较慢,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咽喉部组织的修复能力会有所下降。
剧烈咳嗽:剧烈咳嗽会使咽喉部受到强烈的冲击,导致咽喉部黏膜损伤,从而引起咽口水喉咙痛。例如,患有剧烈咳嗽性疾病如百日咳的患儿,由于频繁剧烈咳嗽,会出现明显的咽口水喉咙痛,儿童由于其咽喉部黏膜相对娇嫩,剧烈咳嗽对其咽喉部的损伤可能更明显,需要及时治疗咳嗽以缓解咽喉疼痛。
3.咽喉部本身的病变
咽喉部异物:如果有异物卡在咽喉部,如鱼骨、瓜子壳等,会直接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咽口水喉咙痛,并且异物存在的部位会有明显的疼痛不适。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咽喉部异物情况,儿童由于好奇心强,且咀嚼功能不完善,更容易误吞异物导致咽喉部异物,需要及时就医取出异物以缓解疼痛。
咽喉部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咽喉部肿瘤也可引起咽口水喉咙痛。例如喉癌、下咽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侵犯周围组织,导致咽喉部疼痛,且疼痛会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尤其是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患咽喉部肿瘤的风险较高,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如喉镜等进行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