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肾脏替代疗法,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利用透析器进行物质交换,过程需建立血管通路,儿童建立通路具挑战性;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半透膜,需腹膜置管,婴幼儿操作需特小心。尿毒症透析必要,可清除毒素等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腹膜透析有腹膜炎、腹腔粘连等并发症,需针对性应对。
一、尿毒症透析的定义
尿毒症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肾脏替代疗法,当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出体内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时,需要通过透析来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透析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主要方式。
(一)血液透析
1.原理: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器内的半透膜,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同时补充机体需要的物质。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小分子废物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透析液中被清除,而透析液中的碱基等物质会扩散到血液中,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2.过程:患者需要将血管通路建立好,通常是动-静脉内瘘,然后将血液引入透析机进行循环透析,一般每次透析时间约4-6小时,每周需要进行2-3次。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血管较细等特点,建立血管通路可能会更具挑战性,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和护理,要充分考虑儿童血管的发育情况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方式,如儿童可能会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等,但要注意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二)腹膜透析
1.原理: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透析液在腹腔内与腹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将含有废物的透析液排出体外。腹膜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进行交换。
2.过程:患者需要进行腹膜置管手术,将透析管置入腹腔内。然后每天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进行透析液的灌注和排出,一般每天需要进行3-4次透析液的交换,每次交换的透析液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对于婴幼儿患者,腹膜透析的操作需要特别小心,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等问题,同时要根据患儿的体重、病情等调整透析液的量和交换频率,充分考虑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如腹腔容量较小等因素对透析效果的影响。
二、尿毒症透析的必要性
当患者进入尿毒症阶段,肾脏已经几乎失去了正常的排泄和调节功能,体内会积聚大量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同时会出现水钠潴留导致水肿、高血压,酸碱平衡失调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透析能够及时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从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例如,长期的尿毒症患者如果不进行透析,会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高钾血症等急性并发症,危及生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尿毒症带来的危害可能更严重,及时进行透析可以更好地维持其身体的基本功能;对于年轻患者,透析可以为其后续的肾脏移植等治疗争取时间,或者在无法进行移植时长期维持生命。
三、尿毒症透析的并发症及应对
(一)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
1.低血压:可能是由于透析过程中超滤速度过快,导致血容量下降引起。应对措施包括调整超滤速度,补充生理盐水等。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更容易出现低血压,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缓慢调整超滤速度,并准备好升压等药物应对突发情况。
2.失衡综合征:多发生在透析早期,由于快速清除毒素,导致脑组织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减慢透析速度、降低超滤率等。儿童患者发生失衡综合征时,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调整透析方案,密切观察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变化。
(二)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
1.腹膜炎:是腹膜透析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细菌感染腹腔引起。表现为腹痛、发热、透析液浑浊等。预防措施是严格无菌操作,一旦发生腹膜炎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婴幼儿腹膜透析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要加强无菌护理操作,如在进行透析液交换时,要确保双手和操作环境的严格无菌,一旦发现患儿有腹痛、发热等疑似腹膜炎的表现,要立即就医进行处理。
2.腹腔粘连:长期腹膜透析可能会导致腹腔粘连,影响透析效果。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选择透析管位置、定期进行透析液的冲洗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腹腔粘连的发生风险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