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综合征,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等病因,临床表现涉及多系统,诊断靠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治疗有肾脏替代及基础疾病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和老年患者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
AC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各类肾小球的炎症病变会逐渐破坏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使得肾脏过滤功能下降。据相关研究,肾小球肾炎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随着时间推移,约有一定比例会进展到尿毒症阶段。例如,一些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发病数年后,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等病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最终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进而发展为尿毒症。据统计,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肾病,若血糖、血压等控制不佳,病情进展速度会加快。
高血压肾损害:长期高血压会使肾脏的小动脉发生硬化,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肾小球的功能。高血压患者中,有部分会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理想,10-15年左右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损害,进而向尿毒症方向发展。
AC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体内堆积的毒素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例如,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等,从而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由于肾脏不能正常排出钠水,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毒素的蓄积等因素会影响心肌功能,容易引发心力衰竭。有数据显示,尿毒症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约70%-80%的患者存在高血压,而心力衰竭也是尿毒症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贫血。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相关症状。一般来说,尿毒症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会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机体的氧供。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出现水肿或脱水、高钾或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例如,当肾脏排水功能障碍时,会出现水肿;若钾排泄减少则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代谢性酸中毒时患者会有呼吸深快等表现。
AC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
肌酐、尿素氮:血肌酐和尿素氮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肾功能受损时,血肌酐和尿素氮会升高。一般来说,血肌酐男性正常范围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尿素氮正常范围约3.2-7.1mmol/L,当血肌酐超过707μmol/L,尿素氮明显升高时,提示肾功能已进入尿毒症阶段。
电解质:可检测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等电解质水平,了解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情况。例如,尿毒症患者常出现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
酸碱指标:如血气分析可检测pH值、碳酸氢根等,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比重等。尿毒症患者的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尿比重常降低且固定。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等。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往往体积缩小、结构紊乱等。
AC治疗方式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过滤,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一般需要每周进行2-3次,每次透析时间约4-5小时。
腹膜透析: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溶质浓度梯度差来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操作,相对自由度较高,但需要注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肾移植: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治疗尿毒症较为有效的方法。但肾移植需要合适的供体,且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防止排斥反应。
基础疾病治疗:对于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尿毒症,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等,以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AC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尿毒症患者:儿童患尿毒症多与先天性肾脏疾病、遗传性肾病等有关。在治疗上,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选择需要更加谨慎。例如,腹膜透析对于儿童来说可能相对更合适一些,因为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因为尿毒症会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营养吸收,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支持生长发育。
老年尿毒症患者:老年尿毒症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血管条件不好的老年患者,腹膜透析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同时,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另外,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