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损伤的修复反应,致病因子致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可逆;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有肝组织纤维化、假小叶等,难逆转,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等表现。两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上有不同,如肝纤维化早期症状非特异,肝硬化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表现;影像学检查各有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不同;治疗分别针对病因及并发症等,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有相应考量。
一、定义与病理机制
1.肝纤维化:是肝脏对于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主要是各种致病因子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其病理机制是肝星状细胞被激活,合成过多的细胞外基质,如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等在肝内沉积,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假小叶。一般来说,若致病因素被去除,肝纤维化有一定的可逆性。例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后,肝纤维化程度可能减轻。
2.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此时肝脏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正常肝小叶结构被改建,肝脏功能和血液循环途径发生显著改变。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通常难以逆转,且会逐渐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比如,长期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肝脏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结构改变。
二、临床表现
1.肝纤维化:早期肝纤维化往往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有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肝脏功能检查可能仅有轻度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等肝纤维化指标可能轻度升高,但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儿童若发生肝纤维化,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纤维化会干扰正常代谢过程;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可能因肝脏负担加重而使肝纤维化相关症状稍有加重。
2.肝硬化:
肝功能减退表现:可有乏力、消瘦、面色晦暗、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还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内分泌紊乱可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月经失调等。不同年龄的肝硬化患者,其表现可能因身体储备功能不同而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且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门静脉高压表现:主要有脾大、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时可破裂出血,引起呕血、黑便等,危及生命。对于女性肝硬化患者,在妊娠时可能会因门静脉高压等情况增加妊娠风险,如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升高。
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1.影像学检查
肝纤维化:腹部B超检查可能显示肝脏实质回声增粗,但不够特异;肝脏弹性成像(如瞬时弹性成像)是评估肝纤维化较常用的方法,通过检测肝脏硬度值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一般来说,肝脏硬度值越高,肝纤维化程度可能越重。不同年龄人群的肝脏弹性成像结果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肝脏弹性值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要参考儿童相应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肝脏弹性值可能有轻度波动,但一般无显著临床意义。
肝硬化:腹部B超可见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叶比例失调(如左叶增大、右叶缩小)、门静脉内径增宽、脾大、腹水等;CT检查可更清晰显示肝脏形态、结构改变,能发现早期肝硬化的一些细微改变;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硬化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能较好地显示肝脏血管情况等。对于老年肝硬化患者,影像学检查可能因肝脏萎缩等情况需要更仔细的观察来鉴别诊断。
2.实验室检查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如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等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一般肝纤维化时这些指标会升高,但特异性不是绝对的。不同性别患者的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可能略有差异,但无显著临床区分意义。
肝硬化:肝功能检查可见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等脾功能亢进表现;甲胎蛋白(AFP)在部分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并肝癌时可能升高,但需结合其他检查鉴别。对于儿童肝硬化患者,实验室检查除了关注上述指标外,还需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指标变化,如身高、体重等是否符合正常生长曲线。
四、治疗原则
1.肝纤维化: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需戒酒等。通过去除病因,有可能使肝纤维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在抗病毒药物选择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需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女性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时需考虑妊娠等特殊情况对药物的代谢等影响。
2.肝硬化:治疗主要是针对并发症和肝功能减退进行综合治疗。对于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采取相应措施止血、预防再出血等;腹水需限制钠、水摄入,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因,如乙肝肝硬化需抗病毒治疗等。对于老年肝硬化患者,治疗时需更加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选择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女性肝硬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激素水平等对病情的影响以及治疗药物对生殖系统等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