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灌注化疗会引发局部和全身副作用。局部副作用有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老年、儿童、吸烟、有膀胱炎症病史者有不同影响)和膀胱黏膜损伤(有血尿、溃疡等,儿童、老年、饮酒、有膀胱黏膜病变者有不同影响);全身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儿童、老年、不健康生活方式、有血液系统疾病者有不同影响)、胃肠道反应(儿童、老年、饮食不规律、有胃肠道疾病者有不同影响)、肝肾功能损害(儿童、老年、不良生活方式、有肝肾功能疾病者有不同影响)。
一、局部副作用
(一)膀胱刺激症状
1.表现及机制: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这是因为灌注化疗药物直接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膀胱刺激症状。研究表明,约30%-50%接受膀胱癌灌注化疗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刺激症状。
2.年龄因素影响:老年患者由于膀胱黏膜本身的退行性改变,可能对灌注化疗药物刺激更敏感,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明显;儿童患者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此类情况,需密切观察其排尿情况。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膀胱黏膜的慢性损伤,在灌注化疗后,膀胱刺激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恢复相对较慢;而生活方式健康、不吸烟的患者相对恢复可能稍快。
4.病史影响:既往有膀胱炎症等病史的患者,灌注化疗后膀胱刺激症状可能加重,因为其膀胱黏膜基础状态较差,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更低。
(二)膀胱黏膜损伤
1.表现及机制:可出现血尿、膀胱黏膜溃疡等。灌注化疗药物对膀胱黏膜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破坏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黏膜出血、溃疡形成。一般轻度的黏膜损伤可在停药后逐渐修复,严重的可能需要延长恢复时间或采取相应对症处理。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膀胱黏膜相对娇嫩,灌注化疗后发生黏膜损伤的程度可能相对更严重,且修复能力相对成人可能稍弱;老年患者黏膜修复能力下降,发生黏膜损伤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饮酒的患者可能影响机体的修复能力,使得膀胱黏膜损伤后恢复减慢;而生活方式规律、不饮酒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好。
4.病史影响:既往有膀胱黏膜病变的患者,灌注化疗后膀胱黏膜损伤可能更易发生且程度更重,因为其黏膜本身存在基础病变,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
二、全身副作用
(一)骨髓抑制
1.表现及机制:较少见,但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化疗药物通过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下降。一般根据骨髓抑制的程度分为不同等级,轻度骨髓抑制可能仅有血常规指标的轻微异常,重度骨髓抑制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相对不成熟,对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更为敏感,发生严重骨髓抑制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患者骨髓储备功能下降,同样对骨髓抑制较为敏感,且发生骨髓抑制后恢复更慢,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本身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在出现骨髓抑制时,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生活方式健康、作息规律、经常运动的患者,相对来说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4.病史影响: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灌注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更高,且可能加重原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病情;而既往血液系统正常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
(二)胃肠道反应
1.表现及机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化疗药物可通过刺激胃肠道黏膜,兴奋呕吐中枢等途径引起胃肠道反应。一般可分为急性胃肠道反应和延迟性胃肠道反应,急性反应多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出现,延迟性反应可能在用药后数天出现。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灌注化疗后发生胃肠道反应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明显,如严重的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老年患者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发生恶心、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且恢复可能较慢。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饮食不规律的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可能较差,灌注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可能更易出现且症状更重;而饮食规律、均衡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好。
4.病史影响:既往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胃炎等,灌注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可能加重,因为其胃肠道黏膜基础状态不佳,对化疗药物刺激更敏感。
(三)肝肾功能损害
1.表现及机制:部分灌注化疗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表现为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升高等,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升高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对肝肾功能细胞造成损伤。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灌注化疗后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患者肝肾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同样容易发生肝肾功能损害,且一旦发生,恢复相对困难。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服用其他可能影响肝肾功能药物或有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灌注化疗后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增加,因为其肝肾功能基础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而生活方式健康、不服用其他肾肝毒性药物、不酗酒的患者相对风险较低。
4.病史影响:既往有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灌注化疗后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显著升高,可能导致原有肝肾功能疾病的加重,需要在灌注化疗前充分评估肝肾功能,并在灌注化疗过程中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