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病因上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引发,冬季常见,不同人群易患情况不同;风热感冒常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春夏多见,不同人群易患情况有别。症状表现上风寒感冒有低热、明显恶寒、头痛身痛(儿童及老人表现有差异)、流清涕、咳嗽声重等,舌苔脉象薄白、浮紧;风热感冒体温多较高、恶寒轻、头痛在前额、流黄涕、咳嗽咳痰黄黏稠等,舌苔脉象薄黄、浮数。治疗原则上风寒感冒辛温解表,非药物及药物干预有相应方式;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非药物及药物干预各有举措。预防上风寒感冒要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劳累后受凉等;风热感冒要注意室内通风、饮食等方面。
一、病因方面
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引发,冬季较为常见。人体劳累后正气相对不足,风寒之邪趁虚侵袭肌表,导致卫阳被遏,肺气失宣。从中医理论角度看,风寒之邪属阴邪,易凝滞气血、阻滞经络。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若衣着过少、居处寒冷等易患风寒感冒;老年人正气渐衰,抵御外邪能力下降,也易因风寒之侵而发病。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定倾向性,但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者更易受风寒外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者,肺卫功能本就相对较弱,遭遇风寒时更易诱发感冒。
风热感冒:常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春夏季节多见。外界风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首先犯肺,使肺卫失和。风热之邪属阳邪,易生热伤津。儿童活泼好动,若在炎热环境中过度活动、出汗后吹风,易受风热之邪;年轻人群生活节奏快,长期处于高温、干燥且通风不佳环境,或过度食用辛辣、温热食物,易引发风热感冒;女性在月经前后,机体抵抗力可能相对降低,也较易患风热感冒。有阴虚体质病史者,体内阴液相对不足,感受风热之邪后,更易出现伤津化热的表现。
二、症状表现方面
风寒感冒
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因风寒束表,卫阳被郁,阳气不能外达于肌表则表现为发热,但程度相对较轻。不同年龄儿童风寒感冒时,婴儿可能表现为体温稍有升高,精神状态相对尚可;幼儿及学龄儿童可能会自述怕冷明显,体温轻度升高。老年人风寒感冒发热时,需关注其基础体温情况,若基础体温偏低,出现低热也应引起重视。
恶寒:明显怕冷,得衣被后仍难以缓解,这是风寒感冒较突出的症状,因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被束,阳气不能温煦肌表所致。
头痛身痛:头痛以巅顶及后枕部为主,身体酸痛较为明显,因风寒之邪凝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儿童头痛身痛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肢体活动受限;老年人则可能因本身关节等存在退行性变,风寒感冒时头痛身痛症状可能更易加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鼻塞流涕:流清涕,鼻涕质地清晰如水。儿童鼻塞流涕时可能影响呼吸,导致吃奶或进食受影响;老年人鼻塞流涕若长期不缓解,可能会加重其呼吸系统的不适,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症。
咳嗽: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不同年龄人群咳嗽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咳嗽可能较频繁,且因不会吐痰,可能表现为喉间有痰声;老年人咳嗽时要注意观察痰液情况,若咳嗽迁延不愈,需警惕是否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象多为浮紧。
风热感冒
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甚至可高达39℃-40℃,因风热之邪袭表,正邪相争较剧烈,故发热程度相对较高。儿童风热感冒时,婴儿可能体温迅速升高,需密切监测;幼儿及学龄儿童发热时可能伴有烦躁不安等表现。老年人风热感冒发热,要注意其心脑血管等基础情况,高热可能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恶寒:相对较轻,或仅有轻微怕冷感觉。
头痛:头痛部位多在前额部,疼痛程度相对风寒感冒可能稍轻,但仍会影响患者舒适感。
鼻塞流涕:流黄涕,鼻涕黏稠。儿童流黄涕时要注意是否有鼻腔分泌物堵塞影响呼吸;老年人流黄涕若合并鼻腔黏膜病变,可能导致鼻腔不适加重。
咳嗽:咳嗽咳痰,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儿童咳嗽有黄痰时可能需要家长协助清理呼吸道;老年人咳嗽有黄痰则需警惕肺部感染等情况。
舌苔脉象:舌苔薄黄,脉象多为浮数。
三、治疗原则方面
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通过发汗等方式使风寒之邪从汗而解。非药物干预方面,儿童可适当多喝温水,注意保暖,可采用适度的热敷等方式,但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老年人保暖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避免因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而再次受凉。药物方面,可选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中成药,但需根据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剂型,如儿童可选用小儿感冒颗粒等(仅举例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但要注意药物禁忌等情况。
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为主。通过疏散风热,使邪热外散。非药物干预上,儿童可让其适当多休息,饮食清淡,可食用一些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等,但要注意适量;老年人饮食清淡的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同时要注意休息环境的通风等。药物治疗可选用辛凉解表的中成药,如银翘解毒片等(仅举例药物名称),同样要注意不同年龄的适用性及药物相关禁忌等。
四、预防方面
风寒感冒预防:注意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寒冷季节,避免劳累后吹风受凉。儿童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穿衣,避免在寒冷时段过度户外活动;老年人要注意居室内温度适宜,避免从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生活方式上,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轻度运动。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者,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防护,必要时佩戴口罩等。
风热感冒预防:春夏季节要注意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环境。儿童要避免在炎热时过度活动后立即吹风受凉,饮食上要少吃辛辣、温热食物;年轻人群要注意保持生活环境的凉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女性在月经前后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起居规律。有阴虚体质病史者,要注意滋阴润燥,可适当食用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百合等,同时要注意避免感受风热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