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有不同表现特征,基底细胞癌多为小结节、边界不清等;鳞状细胞癌是红斑丘疹样皮损等;恶性黑色素瘤是色素痣改变等。相关检查有皮肤镜、组织病理、影像学等。高危人群包括长期紫外线暴露、有家族史、有皮肤慢性病变等人群,需定期自查,高危人群还应定期就诊,儿童、女性特殊时期也需关注皮肤变化
一、皮肤癌的常见表现特征
1.形状与边界方面
基底细胞癌:多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小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常缓慢生长。早期可能是一个小的、半透明的结节,表面有少量鳞屑,随着病情发展,结节可溃疡,溃疡边缘卷起,呈珍珠样外观。例如一些长期暴露于阳光下的人群,面部等部位出现此类结节需警惕。
鳞状细胞癌:通常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常伴有鳞屑,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增大,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可有菜花状增生,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常见于有长期日光暴晒史、慢性溃疡、烧伤瘢痕等部位的人群。
恶性黑色素瘤:其早期表现通常是色素痣的改变,如原有色素痣大小、形状、颜色发生变化,颜色不均匀,可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黑色、棕色、红色、白色等,边界不规则,直径可能大于6毫米(ABCDE法则中的A:不对称,asymmetry;B:边界不规则,borderirregularity;C:颜色不均匀,colorvariegation;D:直径大于6mm,diameter>6mm;E:隆起,elevation)。好发于皮肤易受摩擦部位或原本有色素痣的部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但有皮肤癌家族史、大量紫外线暴露史等人群风险更高。
2.症状表现方面
基底细胞癌:一般无明显疼痛,但可逐渐侵蚀周围组织,影响外观和功能。例如发生在眼部周围的基底细胞癌,可能会逐渐侵犯眼睑等结构,影响视力和眼部正常功能。
鳞状细胞癌: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瘙痒、疼痛等感觉,尤其是当病变发生溃疡时,疼痛可能较为明显。如果发生在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还可能影响进食、呼吸等功能。
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可能仅有局部的瘙痒、疼痛或出血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恶性黑色素瘤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恶性程度可能较高;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患恶性黑色素瘤时更需警惕其侵袭性。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若原有色素痣出现变化,也应高度重视,因为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皮肤病变的发展。
二、相关检查手段
1.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可以放大观察皮肤表面及表皮下结构,帮助医生更清晰地判断皮肤病变的特征。对于怀疑有皮肤癌的皮损,皮肤镜下可以观察到血管形态、色素分布等细节,辅助判断病变性质。例如在检查恶性黑色素瘤时,皮肤镜下可能会看到不规则的血管分布、不均匀的色素沉着等特征,其准确率较高,尤其对于一些早期不典型的皮肤病变,能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不同年龄人群进行皮肤镜检查的操作基本相似,但儿童皮肤较娇嫩,操作时需更加轻柔。
2.组织病理学检查
这是诊断皮肤癌的金标准。医生会切取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是哪种类型的皮肤癌。例如对于可疑的皮肤结节、溃疡等病变,都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不同年龄的患者,取组织的方式可能根据病变部位和患者自身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取组织时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创伤。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于怀疑有淋巴结转移的皮肤癌患者,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区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等,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例如鳞状细胞癌容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可以辅助医生了解淋巴结情况。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淋巴结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过度检查。
CT及MRI检查:对于一些病变较深或怀疑有远处转移的皮肤癌患者,CT或MRI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情况。例如基底细胞癌如果侵犯较深组织,或者恶性黑色素瘤怀疑有远处转移时,CT或MRI检查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或MRI检查时,需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检查参数等,但一般来说,儿童进行此类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
三、高危人群及注意事项
1.高危人群
长期紫外线暴露人群:如户外工作者、长期进行海滩活动等人群,由于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皮肤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长期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增加皮肤癌的发生几率。不同年龄的长期紫外线暴露人群都需要注意,儿童时期过度的紫外线暴露可能为日后皮肤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有皮肤癌家族史人群:家族中有亲属患皮肤癌的人群,其自身患皮肤癌的风险可能高于一般人群。这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例如某些遗传性皮肤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有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皮肤变化,定期进行皮肤检查。
有皮肤慢性病变人群:如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放射性皮炎等部位的人群,这些部位的皮肤长期处于损伤修复状态,细胞异常增殖的风险增加,容易发生皮肤癌。例如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部位,皮肤组织反复受到刺激,可能逐渐发生癌变。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下降,原有皮肤慢性病变更需重视;儿童如有烧伤瘢痕等情况,也需要密切观察瘢痕部位的皮肤变化。
2.注意事项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皮肤自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皮肤检查,重点检查容易暴露部位以及原有皮肤病变部位。自查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新的结节、斑块、色素痣变化等情况。对于有皮肤癌家族史的人群,除了自查,还应定期到皮肤科就诊,进行专业的皮肤检查。儿童时期,家长要关注孩子皮肤情况,尤其是有烧伤瘢痕等情况的儿童,定期带孩子到皮肤科检查。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皮肤状态,更要注意皮肤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